豪杰多自悟,不待文王兴。
四方有馀师,十室岂无朋。
我老不知时,早岁谁误称。
归来理茅屋,对客食藜蒸。
遇渴即饮水,何尝问淄渑。
冠裳强包裹,毁誉如飞蝇。
植根久已尔,苕颖日自升。
忘我亦忘法,无冰知消冰。
豪杰多自悟,不待文王兴。
四方有馀师,十室岂无朋。
我老不知时,早岁谁误称。
归来理茅屋,对客食藜蒸。
遇渴即饮水,何尝问淄渑。
冠裳强包裹,毁誉如飞蝇。
植根久已尔,苕颖日自升。
忘我亦忘法,无冰知消冰。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再次前韵示元老》。诗人以豪杰自比,强调英雄人物往往自我醒悟,无需等待周文王这样的明君兴起。他指出即使在乱世,每个地方都有能人,普通人家也自有朋友。诗人感慨自己年事已高,早年的才华被误判,回归田园后过着简朴生活,粗茶淡饭也能怡然自得。
他对世间的荣辱评价看得很淡,比喻冠冕和毁誉就像飞舞的苍蝇,无关紧要。他认为自己的根基深厚,如同禾苗自然生长,忘却自我与法度,如同冰雪消融无需外力。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超脱世俗的境界。
野老蜗牛舍,渔翁梭子船。
各自不相易,同寄一山川。
倏鱼喜浮阳,往往为饵牵。
当其胠泥沙,岂不愿深渊。
人生各有营,阅途纷万千。
苟欲宅其身,岂不在圣贤。
世人尚眉睫,小喜快当前。
朝菌与蟪蛄,分争大小年。
多谢繁华子,厚意似微怜。
凫鹤不相续,贱性靡所迁。
不疑又何卜,中情良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