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其二》
《秦国太夫人挽辞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上宰隆恩礼,中闱集宠光。

膳兰金鼎味,衣綵衮龙章。

不见文轩驾,遄惊葆挽锵。

宸慈均怆恤,临宴辍清觞。

(0)
注释
上宰:高级官员。
隆恩:深厚的恩惠。
礼:礼仪。
中闱:宫廷内部。
集宠光:汇聚宠爱的光芒。
膳兰:珍贵的膳食。
金鼎:象征尊贵的铜鼎。
味:味道。
衣綵:华美的衣服。
衮龙章:绣有龙纹的官服。
文轩驾:天子的车驾。
遄:迅速。
葆挽锵:仪仗队的响声。
宸慈:皇帝的慈爱。
均:都。
怆恤:悲伤和怜悯。
临宴:在宴会上。
辍:停止。
清觞:清淡的酒。
翻译
高官厚恩如山,宫廷聚集着荣光。
美食佳肴满金鼎,华丽服饰显龙章。
未见天子车驾来,只闻仪仗声铿锵。
皇帝慈爱皆悲悯,宴会上暂停饮酒以示哀伤。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颂为秦国太夫人所作的挽辞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的深深哀悼和对皇家恩典的感慨。诗中通过描绘太夫人在生时受到的隆恩和荣耀,如“上宰隆恩礼”和“中闱集宠光”,展现了她尊贵的地位。用“膳兰金鼎味”和“衣綵衮龙章”象征她的生活奢华和皇家服饰的华美,体现了她的显赫身份。

接着,诗人以“文轩驾”暗指太夫人的车驾,而“遄惊葆挽锵”则描绘了丧仪中的庄严肃穆,以及人们对她的突然离世感到震惊与悲痛。最后,诗人表达了皇帝对太夫人的深切哀悼,“宸慈均怆恤”,连皇帝也在宴席上放下酒杯,以示哀思。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典雅,既是对逝者生前荣光的回顾,也是对皇家对其哀荣规格的描绘,充分展示了对尊长的敬意和对亡者的哀思。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松陵留别倪元镇高士

佳宾巳散千金尽,小画兼题五字奇。

邂逅松陵慨今昔,酒壶茶碗鬓如丝。

(0)

颂古

放行把住谩周遮,一段风流出当家。

不是当年漆桶破,争能撒土又抛沙。

(0)

颂古三首·其三二祖得髓

弟昆各自逞功能,独有家兄彻骨贫。

三拜起来无一语,鼻孔累垂盖上唇。

(0)

偈颂二十五首·其二十一

诸人病是山僧病,山僧病是诸人病。

诸人痛处山僧能忍,山僧痛处诸人欲忍不能。

单方一服当下和平,不必松根采茯苓。

(0)

偈七首·其五

客舍久留连,家乡夕照边。

檐悬三月雨,水没两湖莲。

镬漏烧灯盏,柴生满灶烟。

已忘南北念,入望尽平川。

(0)

颂古·其九十二

庐陵米价少知音,佛法商量古到今。

绣出鸳鸯任人看,无端须要觅金针。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