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陵米价少知音,佛法商量古到今。
绣出鸳鸯任人看,无端须要觅金针。
庐陵米价少知音,佛法商量古到今。
绣出鸳鸯任人看,无端须要觅金针。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道颜所作的《颂古(其九十二)》。诗中以庐陵米价少知音为背景,表达了对世间理解佛法之人稀少的感慨。"佛法商量古到今"一句,暗示佛法的深奥与长久,自古以来鲜有人能真正深入探讨和领悟。接下来的"绣出鸳鸯任人看"运用了比喻,将佛法比作精美的绣品,虽然美丽可观,但若无人能理解其内在意义,就如同绣品上的鸳鸯图案,虽栩栩如生,却无人能识其象征的深层含义。最后的"无端须要觅金针"则寓意寻找开启佛法真谛的关键,如同寻找失落的金针,暗示寻求佛法真义并非易事,需要慧眼和机缘。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生活的场景,揭示了佛法的不易领悟和珍贵,体现了诗人对佛法追求的执着和对世人理解的期待。
烟势分层岫,寒稍泻绿泷。
鸾毸拔地洗,龙羽扑天降。
雨押钗头重,飙回个字双。
随根来北舍,递影入西窗。
翳日巢幽鸟,敲风吠小庬。
檐头悬渭水,屏里绘湘江。
曲路通斜阁,交枝覆断矼。
微霜天女粉,幽语梵仙腔。
椽笛知遗族,渔竿识旧桩。
染成云泛泛,匝以碧淙淙。
自起掺三弄,时来倒一缸。
主人那得比,唯有鹿门庞。
不恨今日雨,却恨前日晴。
无端放隙光,诱我馀杭行。
馀行有何趣,败寺老和尚。
若使在西湖,亦得闲眺望。
出门无去处,袖手东西顾。
桑下见蚕娘,泥滓沾衣裤。
只是去临安,已觉步步难。
何况径山路,千盘与万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