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耕堂弟雪中效宛陵仄字平字诗各次韵一首·其二》
《耕堂弟雪中效宛陵仄字平字诗各次韵一首·其二》全文
宋 / 苏泂   形式: 古风

山河无纤尘,遥观浮沤如。

穿庐惟青天,油窗谁其糊。

狂歌忘寒饥,消流惊须臾。

烦呼瑶英徒,同来泠然居。

(0)
注释
山河:形容大地和江河非常干净。
浮沤:比喻水面的泡沫,这里形容景色如幻如梦。
穿庐:穿透房屋。
油窗:用油涂抹过的窗户。
糊:涂抹。
狂歌:放声歌唱,表达豪放不羁的情绪。
消流:时间流逝。
须臾:片刻,极短的时间。
瑶英:神话中的仙草,象征美好。
泠然居:清凉的居所,指理想中的隐居之地。
翻译
山河洁净无一丝尘埃,远远望去,泡沫般的景象浮现在眼前。
穿过房屋只见青天,窗户上涂的油已是谁糊上的呢?
在狂放的歌声中忘却了寒冷和饥饿,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停滞了。
徒然呼唤着瑶草仙花,希望能一同来到这清凉之地居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花纷飞的冬日景象,诗人借此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怀。

"山河无纤尘"一句,以清澈明净的山川河流为背景,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纯净无瑕的世界。"遥观浮沤如"则是从远处眺望,雪花随风舞落,如同轻柔的云朵。

"穿庐惟青天"一句,"庐"字暗示着诗人或许在一个简易的居所中观赏这份美景,而"惟青天"则强调了那片蓝天的清澈和广阔。"油窗谁其糊"表达了一种安静无忧的情境,似乎连窗户都被轻柔地覆盖着一层雪花。

"狂歌忘寒饥"中,"狂歌"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颂,更是诗人内心的豪放与释然。"消流惊须臾"则描绘了时间在这宁静中的流逝,仿佛连惊讶也随着雪花轻轻地消散。

最后两句"烦呼瑶英徒,同来泠然居"中,诗人似乎在呼唤某种精神的追求者,与之共同享受这份宁静安详的居所。"瑶英"常指美好的花朵,这里可能象征着高洁和清新,而"泠然居"则表达了一种心灵上的平和与纯净。

整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超脱尘嚣、追求精神宁静的境界。

作者介绍

苏泂
朝代:宋

苏泂(一一七○~?)(与赵师秀同龄,生年参《文学遗产》一九八三年四期《赵师秀生年小考》),字召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颂四世孙。生平事迹史籍失载,从本集诗篇可知,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曾任过短期朝官,在荆湖、金陵等地作幕宾,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曾从陆游学诗,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刘过、王楠、赵师秀、姜夔等多有唱和。卒年七十馀。有《泠然斋集》十二卷、《泠然斋诗馀》一卷(《直斋书录解题》卷二○、二一),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泠然斋诗集》八卷。
猜你喜欢

邢台驿

太行东麓照邢州,万叠烟螺紫翠浮。

谁解登临管风物,枯荷老柳替人愁。

(0)

谢公挽词三首·其三

乐事与良辰,平生爱洛滨。

泉台一闭夜,蒿里不知春。

翰墨犹新泽,图书已素尘。

堪怜寝门哭,犹有旧时宾。

(0)

初夏

乳雀啁啾日气浓,雉来交影日重重。

秧田百亩鹅黄大,横策溪村属老农。

(0)

渔家傲·其一次前人

浪麦风微花雾扫。痕沙水浅溪桥小。

属玉双双飞杳杳。山宽绕。新晴绣得春分晓。

独立无言心事渺。曾将宇宙思量了。

世变何涯人已老。休烦恼。林泉况味终须好。

(0)

山居十首·其九

一室市声外,生经良不孤。

园花非独笑,风竹巧相娱。

为客求鹅母,供家课橘奴。

残年温饱尔,外此亦何须。

(0)

寄张守仲思十首·其六

迂船径欲一相过,安德桥西之字河。

未苦路长寒切骨,倚君一笑作春和。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