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传闻》
《传闻》全文
清 / 顾炎武   形式: 古风

传闻西极马,新已下湘东。

五岭遮天雾,三苗落木风。

间关行幸日,瘴疠百蛮中。

不有三王礼,谁收一战功。

廿载吴桥贼,于今伏斧砧。

国威方一震,兵势已遥临。

张楚三军令,尊周四海心。

书生筹往略,不觉泪痕深。

(0)
鉴赏

这首诗名为《传闻》,是清代思想家顾炎武所作。诗中描绘了边疆战事的紧张与复杂,以及朝廷对边疆事务的重视与应对策略。

首联“传闻西极马,新已下湘东”,开篇即以“传闻”二字点明消息来源的不确定性和事件的突发性,接着描述了边疆战事的进展,西极之地的战马已经抵达湘东地区,暗示边防形势严峻。

颔联“五岭遮天雾,三苗落木风”,运用自然景象来渲染边疆的险恶环境,五岭山脉云雾缭绕,仿佛遮蔽了天空,三苗之地秋风吹过,落叶满地,形象地描绘出边疆的恶劣条件和战争的残酷。

颈联“间关行幸日,瘴疠百蛮中”,进一步揭示了战争的艰难与危险,行军途中遭遇险阻,瘴气弥漫的蛮荒之地,不仅考验着士兵的身体,也考验着他们的意志。

尾联“不有三王礼,谁收一战功。廿载吴桥贼,于今伏斧砧”,表达了对战争胜利的渴望与对和平的向往。没有正确的外交政策和军事策略,何谈取得战争的胜利?回顾过去二十年,吴桥之乱虽平,但如今仍需警惕,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定的重要性。

最后,“国威方一震,兵势已遥临。张楚三军令,尊周四海心。书生筹往略,不觉泪痕深。”总结全诗,表达了对国家力量的自豪,以及对和平稳定的深切期盼。同时,也体现了作者作为书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责任感,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深的忧国忧民之情。

作者介绍
顾炎武

顾炎武
朝代:清   字:忠清   籍贯: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   生辰:1613.7.15-1682.2.15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
猜你喜欢

减字木兰花·其五雨后

秋葵带露。红满窗纱蝉满树。不管闲愁。

倚仗浮云度画楼。雨丝风片。消受新凉深小院。

蝶过谁家。闲煞墙头野合花。

(0)

减字木兰花·其三立秋

西风暗换。秋到碧梧金井畔。人立斜曛。

望见家山一片云。香闺病后。小槛疏兰花影瘦。

蟋蟀声催。似为多情宋玉来。

(0)

望江南·其二

栅初引,清露缀枝斜。

黄鸟啼残窥画槛,玉蟾影转上窗纱。偏称一阑花。

(0)

蝶恋花·其三春暮旅怀,时正德四年也

雨雨风风花事退。芳草愁痕,绿遍长亭外。

辛苦杜鹃流血泪。碧山春尽行人去。

城上楼高休遍倚。烟柳斜阳,总是伤心处。

一点柔情风里絮。遥遥去度长江水。

(0)

踏莎行.葵花

浓绿池塘,薰风时节。石榴过了蔷薇歇。

黄帘照映锦葵春,红情绿意犹三月。

草木孤贞,太阳严烈。丹心倾写浑如血。

却惭飞絮逐东风,一生惟作漫天雪。

(0)

行香子·其一湖滨即事

青霭濛濛。碧浪溶溶。小桥环影漾晴空。

数间茅屋,一带层峰。更几竿竹,几枝柳,几株松。

左呼欢伯,右抚孤桐。吟成残句付奚童。

闲时泛棹,醉后支筇。有杏花烟,桃花雨,楝花风。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周处 贾充 韩肖胄 孙周卿 崔子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