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石光涵千里色,川林阴翠湿芝兰。
杏花坞接投龙洞,瀑溅苍崖鹤骨寒。
水石光涵千里色,川林阴翠湿芝兰。
杏花坞接投龙洞,瀑溅苍崖鹤骨寒。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充满了诗人的情感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通过水、石、花、林等元素,展现了大自然的多姿多彩。
"水石光涵千里色" 一句,以广阔的视角捕捉水和石的交融之美,"光涵"二字传递出一种柔和而深远的景象,给人以心旷神怡之感。"川林阴翠湿芝兰"则描绘了河流两岸浓密的树木和湿润的芳草,"阴翠"表达了一种生机勃勃的绿意,而"湿芝兰"则增添了一份清新的气息。
接下来的"杏花坞接投龙洞"一句,以杏花为媒介,将自然景观与神话传说相连,营造出一种仙境般的氛围。"瀑溅苍崖鹤骨寒"则以奔腾的瀑布和苍古的岩石为背景,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磅礴气势,同时"鹤骨"一词又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表现力,通过对比和联想的手法,使得每个字、每个句都充满了深意。诗人以精湛的笔触捕捉自然之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精神追求。
乘兴西游谁与同,一囊诗藁一枝筇。
厌栖庐岳莲花社,却访南山紫阁峰。
怀古有时应怅望,寻幽何处不从容。
关中风物常牵梦,老卧闲曹转放慵。
戎服非吾事,华缨寄此身。
谬为金马客,本是钓乡人。
引领梁园雪,扬鞭辇路尘。
知师亦多病,拥褐侍阳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