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有羁留意,那堪落拓悲。
功名徒画饼,身世笑枯棋。
筝撼危弦柱,蚕抽独茧丝。
竹林风月好,归梦到来迟。
徒有羁留意,那堪落拓悲。
功名徒画饼,身世笑枯棋。
筝撼危弦柱,蚕抽独茧丝。
竹林风月好,归梦到来迟。
这首诗《寄奉家云门叔》由清代诗人凌人凤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与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
首句“徒有羁留意”,开篇即道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仿佛在说,尽管心中怀揣着对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却只能被束缚于现实的羁绊之中,无法实现。这种矛盾感为整首诗奠定了基调。
接着,“那堪落拓悲”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悲凉心境。在“落拓”二字中,不仅包含了生活的困顿,更蕴含了精神上的失落与迷茫。诗人似乎在感叹,即使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如意,也无法逃避内心的痛苦与悲伤。
“功名徒画饼,身世笑枯棋”,这两句诗以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对功名利禄的讽刺与对人生际遇的无奈。功名如同画饼,看似唾手可得,实则遥不可及;身世如同枯棋,无论如何努力布局,最终都只能是无尽的循环与消逝。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失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感慨。
“筝撼危弦柱,蚕抽独茧丝”,这两句诗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筝弦的摇晃与蚕丝的抽动,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筝弦的危急暗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焦虑,而蚕丝的孤独则象征了诗人与外界的隔阂与疏离。
最后,“竹林风月好,归梦到来迟”两句,将诗人的思绪从现实拉回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未来的期待。竹林中的风月虽好,但归家的梦却迟迟未能成真。这既是对诗人当前处境的无奈描述,也是对未来重逢亲人、回归宁静生活的美好憧憬。
综上所述,《寄奉家云门叔》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由与功名的渴望、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充满哲思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遥夜天宇迥,开轩坐前楹。
月华临水动,凉风满庭生。
屡惜玄景至,悟兹尘虑清。疏星明玉阙,委露金茎。
流序倏将迈,嘉朋纷远征。
微才旅群彦,鸣佩集玉京。
文词资丽泽,笙磬感同声。
非比江湖客,驰心摇悬旌。
乌衣巷里东风老,蝴蝶飞来满芳草。
美人春梦隔天涯,十二巫山眉不扫。
巫山巫峡江水新,烟波渺渺江南春。
鸳鸯不识横塘路,鹦鹉窗间呼向人。
青绫谁共官曹宿,雪楮云毫吮晴绿。
太常春瓮碧霞沉,六曲屏风对银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