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
丘墟散落人才尽,冈陇分崩王气残。
岁祀几朝修典制,月游无庙著衣冠。
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
马上东风生晓寒,长陵高处望长安。
丘墟散落人才尽,冈陇分崩王气残。
岁祀几朝修典制,月游无庙著衣冠。
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
这首明代诗人殷奎的《长陵晓望》描绘了清晨在长陵高处远眺长安的景象。首句“马上东风生晓寒”,通过“马上”和“晓寒”传达出诗人骑马出行时感受到的清冷早晨,东风微拂带来一丝寒意。接下来,“长陵高处望长安”,点明地点和视线所向,暗示历史遗迹与现实沧桑。
“丘墟散落人才尽,冈陇分崩王气残”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陵墓荒凉、人才凋零与王朝衰败的景象相结合,表达出历史的变迁和曾经的辉煌已成过往。“岁祀几朝修典制,月游无庙著衣冠”进一步深化这种感慨,指出尽管历朝历代试图修复礼制,但庙宇空置,无人祭祀,反映出王朝的衰败和文化的式微。
最后,“山河百战谁能主,却属渔翁一钓竿”以反问收尾,寓意在这历经战乱的江山中,谁又能成为真正的主宰?答案似乎是那悠然垂钓的渔翁,象征着超脱世俗、不问世事的隐逸生活,暗含对世事变迁的无奈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借对历史遗迹的描绘,表达了对王朝兴衰的深沉思考和个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钟梵经行罢,香林坐入禅。
岩庭交杂树,石濑泻鸣泉。
水月心方寂,云霞思独玄。
宁知人世里,疲病得攀缘。
玄天幽且默。
群议曷嗤嗤。
圣人教犹在。
世运久陵夷。
一绳将何系。
忧醉不能持。
去去行采芝。
勿为尘所欺。
玄蝉号白露。
兹岁已蹉跎。
群物从大化。
孤英将奈何。
瑶台有青鸟。
远食玉山禾。
昆仑见玄凤。
岂复虞云罗。
荒哉穆天子。
好与白云期。
宫女多怨旷。
层城闭蛾眉。
日耽瑶池乐。
岂伤桃李时。
青苔空萎绝。
白发生罗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