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霭濛濛。碧浪溶溶。小桥环影漾晴空。
数间茅屋,一带层峰。更几竿竹,几枝柳,几株松。
左呼欢伯,右抚孤桐。吟成残句付奚童。
闲时泛棹,醉后支筇。有杏花烟,桃花雨,楝花风。
青霭濛濛。碧浪溶溶。小桥环影漾晴空。
数间茅屋,一带层峰。更几竿竹,几枝柳,几株松。
左呼欢伯,右抚孤桐。吟成残句付奚童。
闲时泛棹,醉后支筇。有杏花烟,桃花雨,楝花风。
这首清代董元恺的《行香子·湖滨即事》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湖边景象。开篇"青霭濛濛,碧浪溶溶",以轻盈的雾气和碧绿的湖水渲染出一种湿润而清新的氛围。接着,"小桥环影漾晴空",小桥倒映在晴朗的天空中,增添了空间的层次感。
"数间茅屋,一带层峰",简朴的房屋与连绵起伏的山峰相映成趣,展现出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更几竿竹,几枝柳,几株松",寥寥几笔勾勒出竹林、柳树和松树的疏影,富有生机与野趣。
下片转向了诗人与自然的互动:"左呼欢伯,右抚孤桐",诗人仿佛在与湖边的老朋友——梧桐树交谈,流露出闲适之情。"吟成残句付奚童",他将创作的诗句交给孩童,寓含了对传统诗意传承的期待。
最后三句"闲时泛棹,醉后支筇",描绘了诗人悠闲地划船或拄杖漫步,享受着湖光山色带来的宁静与惬意,"杏花烟,桃花雨,楝花风"则以三种花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美景,给人以视觉和嗅觉的双重享受。
整体来看,这首词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展现了作者对湖滨生活的热爱与向往,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敬畏。
策马玉泉西,言至香山游。
香山亦岂遥,阔别忽岁周。
属我事奠远,军书待勤筹。
遐壤既归顺,止戈惟怀柔。
值此万几暇,时佳正清秋。
翠峰迎面展,未至气先投。
大野华黍风,穰穰复油油。
眷彼场圃间,早熟已毕收。
丰年我莫知,鸡犬觉繁稠。
三时廑心曲,一晌舒眉头。
所乐良在兹,或匪嘉兵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