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北景南候,阴升阳复期。
辨方章品物,蠲吉展鸿仪。
八变灵鼗奏,双成帝幕垂。
奉琮心翼翼,进爵礼祗祇。
德沐安贞吉,恩希肸蚃施。
农占常切志,膏雨祝淋时。
日北景南候,阴升阳复期。
辨方章品物,蠲吉展鸿仪。
八变灵鼗奏,双成帝幕垂。
奉琮心翼翼,进爵礼祗祇。
德沐安贞吉,恩希肸蚃施。
农占常切志,膏雨祝淋时。
此诗描绘了夏至日北郊祭祀的庄严仪式。首句“日北景南候,阴升阳复期”点明了时节与方位,暗示着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为后文的祭祀活动铺垫了背景。接着,“辨方章品物,蠲吉展鸿仪”则强调了祭祀活动的仪式感和对天地四方的尊重,通过辨明方位来展示对自然秩序的敬畏。
“八变灵鼗奏,双成帝幕垂”描述了祭祀过程中的音乐与仪式,灵鼗的演奏和帷幕的垂下,增添了仪式的神秘与庄重。而“奉琮心翼翼,进爵礼祗祇”则进一步展示了祭祀者的虔诚与恭敬,他们手持琮玉,小心翼翼地进行献祭,同时恭敬地递上酒爵。
“德沐安贞吉,恩希肸蚃施”表达了对德行的颂扬和对福祉的祈求,认为德行能够带来安定与吉祥,恩泽如同神灵的感应一般广泛而深远。最后,“农占常切志,膏雨祝淋时”则体现了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和对雨水的期盼,希望适时的雨水能滋润大地,丰收在望。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古代祭祀活动的神圣与庄严,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道德以及农业生产的深刻思考和敬畏之情。
晚过力力溪,溪水清可掬。
皎月悬林端,修竹如新沐。
下马入番社,番众一何肃。
灯前试细认,尔雅殊被服。
咨访听语音,通晓更娴熟。
圣治开文明,光被及番族。
应知久渐摩,秀发此先卜。
拱手进番童,经书果能读。
忠信自有基,礼义须涵育。
劝勉且丁宁,披月前村宿。
内山有生番,可以渐而熟。
王化弃不收,犷悍若野鹿。
穿箐截人首,饰金誇其族。
自古以为常,近者乃更酷。
我民则何辜,晨樵夕弗复。
不庭宜有征,振威宁百谷。
土辟听民趋,番驯赋亦足。
如何计退避,画疆俾肆毒。
附界总为戕,将避及床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