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须鲜卑勇无策,自驰骏马来窥贼。
贼奴但怪日绕营,起看飞尘已无迹。
宝鞭不惜弃道傍,坐令老妪知兴亡。
百年社稷有天意,奸锋逆焰徒鸱张。
孤城遗迹森在目,平湖无波春草绿。
却对青山忆谢公,公老犹嫌人姓木。
边兵已重朝士轻,中原有路何由行。
柙中虎兕不可制,江左夷吾浪得名。
黄须鲜卑勇无策,自驰骏马来窥贼。
贼奴但怪日绕营,起看飞尘已无迹。
宝鞭不惜弃道傍,坐令老妪知兴亡。
百年社稷有天意,奸锋逆焰徒鸱张。
孤城遗迹森在目,平湖无波春草绿。
却对青山忆谢公,公老犹嫌人姓木。
边兵已重朝士轻,中原有路何由行。
柙中虎兕不可制,江左夷吾浪得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英勇的鲜卑将领,他骑马突袭敌营,其勇猛如同黄须少年。敌人只看到尘土飞扬,却不知他已经离去。将领舍弃了珍贵的宝鞭,这一举动让老妇人都明白国家兴衰之理。诗中暗示江山社稷自有天定,即使奸邪势力嚣张,也终将败亡。
诗人游历到昔日孤城遗址,眼前是平静的湖面和绿意盎然的春草,不禁怀念起谢公那样的贤者。然而,如今边疆战事紧张,朝中官员轻视边防,诗人感叹自己身处困境,无法轻易返回中原。他以柙中的猛兽比喻潜在的危机,暗示如若不妥善处理,后果不堪设想,而江左的夷吾(指诸葛亮)虽有盛名,但在当前形势下显得徒有虚名。
整首诗通过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英雄人物的仰慕,同时也揭示了对当权者决策的批评。
刘君政成□□□,阖境欢谣腾载道。
民不见吏犬无声,持以百钱勤父老。
嗟我官卑志未伸,于人何德人称好。
腾牒当途愿丐留,馈赆交驰杂金宝。
天涯百指携空囊,号寒啼饥日相恼。
可取无取未伤廉,为念易污惟皓皓。
不如买书惠泮宫,聊助贤侯采芹藻。
别后青衿倘见思,窗前黄卷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