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揭香台榜上名,镜花溪月任相争。
眠云客冷人间世,留髻僧高物外情。
绕砌碧流秋水净,入帘翠黛晓峰清。
随时了得安心法,婚嫁徒忙笑尚平。
别揭香台榜上名,镜花溪月任相争。
眠云客冷人间世,留髻僧高物外情。
绕砌碧流秋水净,入帘翠黛晓峰清。
随时了得安心法,婚嫁徒忙笑尚平。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超脱尘世的隐逸生活图景。首联“别揭香台榜上名,镜花溪月任相争”以“香台榜”象征世俗功名,与“镜花溪月”相对比,暗示了诗人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颔联“眠云客冷人间世,留髻僧高物外情”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然之感,将“眠云客”与“留髻僧”作为隐士的代表,表达了对远离尘嚣、追求精神自由生活的向往。
颈联“绕砌碧流秋水净,入帘翠黛晓峰清”则通过自然景色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碧绿的水流、清澈的秋水、翠绿的山峰,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象征着诗人内心的纯净与宁静。
尾联“随时了得安心法,婚嫁徒忙笑尚平”则点明了诗人的生活哲学,即在日常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满足,对于外界的纷扰和世俗的忙碌一笑置之,体现了诗人对人生智慧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和人生智慧,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
崎岖五六州,夏行今欲雪。
乱山出已尽,平地心目豁。
晴日午未温,霜云晚如泼。
萧疏秦树远,旷荡周原阔。
径竹掩招提,门庭苦凄飒。
廊低不可步,壁朽何堪剳。
岁月惊转头,是非纷若栉。
行归聊可悲,再出尤凛冽。
用此免饥寒,谋生一何拙。
宦路崎岖寄此身,羡君筑室离嚣尘。
能将孝谨传家法,何用声名动世人。
桑落百壶宁惜醉,竹竿千亩不忧贫。
求田更欲依丘垄,来往他时愿卜邻。
湓江湛湛照闉阇,庐岳蟠蟠荫郭郛。
此地一官虽郁屈,异人当日亦踟蹰。
元规楼下随红旆,居易祠前看白须。
才调似君真不薄,有诗无吝寄云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