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缘十日坐无哗,吹尽蒲香更结跏。
几上玉鸲犹刮目,阶前金凤已衔花。
且将柳浪还摩诘,莫去麻丘说子嗟。
满袂木阴清似水,时看跳处是虾蟆。
因缘十日坐无哗,吹尽蒲香更结跏。
几上玉鸲犹刮目,阶前金凤已衔花。
且将柳浪还摩诘,莫去麻丘说子嗟。
满袂木阴清似水,时看跳处是虾蟆。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自然中的静坐修炼与感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生动的意象构建了一个宁静而深远的内心世界。
“因缘十日坐无哗”表明诗人已经沉浸在禅坐中达到了心无杂念的地步。"吹尽蒲香更结跏"则是对这一状态的生动描绘,蒲公英之所以被称为蒲香,是因其轻盈飘逸,被风一吹便散发异香,这里用来形象地表达禅定的境界。
"几上玉鸲犹刮目"和"阶前金凤已衔花"两句,通过对珍贵物品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意境。玉鸲与金凤在此象征着高洁和纯净,刮目则是形容鸟儿清晨伸展身体的动作,而衔花则是鸟类寻找食物或展示爱意的行为,两者交织出一幅既平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且将柳浪还摩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关注与感悟。"莫去麻丘说子嗟"则是在劝导自己或他人,应当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轻易放过,如同不应轻言离别。
"满袂木阴清似水"和"时看跳处是虾蟆"两句,则是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绘。木阴如水,形容树荫下清凉宜人之景;而虾蟆在水中跳跃,生动展示了诗人观察自然的细心与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个人内心世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自得其乐的人生态度。
尝闻众乐亭,未窥众乐景。
今蒙贶新诗,若得暂观省。
万象盈纸来,孤风随笔骋。
丹青惭近功,造化与遥领。
因识主人怀,殆非郡侯政。
所寄嬉游中,期欢众庶竞。
无俾一夫愁,将和四时盛。
此而推是心,况乎持大柄。
青山绿水佳,百草千花胜。
吾将因宦游,异日细谣咏。
居然麋鹿性,疏散疾已痼。
杖策城东门,旷景引閒步。
日正摇江影,春已暖沙路。
疏梅忽相值,与我如有素。
清芬煦严律,玉骨洗寒露。
颇复动诗兴,况乃有酒户。
与君嗅花饮,饮罢为花赋。
揽此冰雪姿,裁作山间句。
更得双南金,何逊似风度。
夷融兴未惬,短景不少驻。
呼僮扶步归,要折花无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