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钩裁,罗袜浅。心事漫拈针线。钗半亸,鬓慵梳。
新来消瘦无。江南路。花无数。春梦不知何处。
帘影转,瞑禽西。看看眉黛低。
玉钩裁,罗袜浅。心事漫拈针线。钗半亸,鬓慵梳。
新来消瘦无。江南路。花无数。春梦不知何处。
帘影转,瞑禽西。看看眉黛低。
这首词作是宋代诗人卢祖皋的《更漏子》。从艺术风格上看,整个词作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深深的情感抒发。这不仅仅是一幅描绘夜晚独处女子心境的画面,更是一曲探讨内心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微妙关系的诗意之歌。
首句“玉钩裁,罗袜浅”中的“玉钩”指的是精美的针筒,“裁”则是裁剪的意思,而“罗袜浅”则形容女子穿着轻薄透明的丝袜。这里通过对细节的描绘,展现了女子生活中的精致与雅致。
紧接着的“心事漫拈针线”一句,则是诗人借用织布的动作来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心事”暗示着女子内心深处的忧愁和思绪,而“漫拈针线”则是她通过做针线活来缓解这些情绪。
第三句“钗半亸,鬓慵梳”中的“钗”指的是头饰,“半亸”形容其未完全固定,而“鬓慵梳”则是女子在梳理头发时的懒洋态度。这里传达了女子对日常生活的一种不经意间的情绪流露。
下句“新来消瘦无”中,“新来”应指近来的变化,而“消瘦无”则形容女子因为心事而变得瘦弱。这句话直接揭示了女子内心的苦恼与外在的身体变化之间的关联。
接下来的“江南路。花无数。春梦不知何处。”是对环境和季节的描绘。“江南路”给人以温暖湿润的感觉,而“花无数”则增添了一种繁华与生机。然而紧接着的“春梦不知何处”,却又转折出一股淡淡的哀愁,似乎在说女子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却又总是迷离不清,无法把握。
最后两句,“帘影转,瞑禽西。看看眉黛低。”则描绘了一幅室内景象。“帘影转”形容窗外光线透过窗帘的柔和变化,而“瞑禽西”则是晚上鸟儿归巢的情景。最后,“看看眉黛低”,则是女子在镜前对着自己的映像,心中无限感慨。
整首词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春夜独处时的心境。这种内省与自我审视构成了诗歌的核心情感,是宋代词人擅长表达的主题之一。
招魂如隔重城,伤心翻雨吴鸿至。
寒林日落,衰兰春谢,山河凄异。
史稿沧桑,词名湖海,并时谁嗣。
叹长安残劫,危枰未了,胡不忍,须臾俟。
早悟浮云身世。恋京尘、欲归无计。
花阴醉盏,药烟病榻,看君憔悴。
古调消沈,当歌万感,抚琴孤涕。
更伤高愁眼,斜阳处处,是消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