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旧游.九月十二日,偕菊裳、九峰、卿常登虞山,遍游三峰、剑门、维摩诸胜,归途过桃花涧看红叶,以长短句记之》
《忆旧游.九月十二日,偕菊裳、九峰、卿常登虞山,遍游三峰、剑门、维摩诸胜,归途过桃花涧看红叶,以长短句记之》全文
清 / 改琦   形式: 词  词牌: 忆旧游

趁梯云蹑屩,负日乘篮,寻到招提。

引入清凉境,喜松风十里,吹绿山眉。

壁间翠光浮动,流影石梁西。

看雨后跳珠,潺潺拂水,湿了僧衣。忘机。

澹无语,任鼎沸茶声,鬓矐烟丝。

更上三层阁,送萧萧残响,梅叶横飞。

远空数行新雁,寒色荡斜晖。

吴淦父重来,仙源咫尺红树迷。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次秋日登山访古之行的细腻感受与景致。诗人以“趁梯云蹑屩,负日乘篮”开篇,生动地展现了登山的过程,仿佛乘云而上,背日而行,充满了探险的意味。接着,“寻到招提,引入清凉境”,点明了目的地为寺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凉的氛围。

“松风十里,吹绿山眉”一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比作女子,松风吹拂如同为她梳理眉毛,形象生动,富有诗意。接下来,“壁间翠光浮动,流影石梁西”,进一步描绘了山中景色的幽静与灵动,翠绿的光影在石梁上流动,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

“雨后跳珠,潺潺拂水,湿了僧衣”则通过雨后的景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雨珠跳跃,溪水潺潺,僧人的衣衫被湿润,这一切都显得格外宁静与和谐。

“忘机。澹无语,任鼎沸茶声,鬓矐烟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淡泊,即使周围茶香四溢,烟雾缭绕,也未能打破这份宁静,体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

“更上三层阁,送萧萧残响,梅叶横飞”则描述了诗人继续攀登至更高处的情景,萧瑟的风声与飘落的梅花叶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凄美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最后,“远空数行新雁,寒色荡斜晖”以雁群南飞、夕阳斜照的景象收尾,不仅渲染了季节的变换,也寓意着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次登山访古之旅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改琦
朝代:清

(1774—1829)清江苏松江人,字七芗,号伯蕴,又号香白,别号玉壶外史。先世本西域人。工诗词,擅画仕女及花草兰竹。世以新罗山人比之。所绘《红楼梦图咏》有刻本。
猜你喜欢

续题郑国华昌州牛尾驿

十年去国真悠悠,祇今便可行归休。

平生意气羞牛后,去踏金鳌顶上游。

(0)

句·其三

晓风熏麝馥,秋露染鹅黄。

(0)

游资县东岩

人事何时休,纷来如野马。

相携解镳处,去约岩之下。

清凉二城雨,况值禳禬罢。

白云醉堪眠,青草春可藉。

泉甘嗽苏醒,树好留閒暇。

频游我尝惯,忽至公成乍。

徘徊共幽兴,静坐絺衣挂。

中间五百士,阅世知几夏。

莓苔自成古,香火仍同社。

岩缝更依然,莫问丰干话。

(0)

八声甘州·其二再用韵述怀

自辽东鹤去,算何人、插得翅能飞。

笑平生错铸,儒冠误识,者也焉之。

谩道寒蚕冰底,瓮茧解成丝。

何许丝千丈,补得龙衣。

镜里不堪勋业,纵梦中八翼,不到天墀。

看墦间富贵,妻妾笑施施。

对青山、千年不老,但梅花、头白伴人衰。

严陵路,年年潮水,不上渔矶。

(0)

和宋英叟二首·其一

圯上编书未出奇,有来相问重相规。

桑蓬自笑平生志,泡露谁能万世基。

閒去带锄编露朮,醉来呼酒赋江蓠。

青门待得瓜成熟,不似西山老伯夷。

(0)

段文昌读书台·其一

段公曾此读群书,读破应须万卷馀。

家礼一传为杂俎,稗官收拾附虞初。

(0)
诗词分类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庐山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