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望秋月》
《望秋月》全文
明 / 王恭   形式: 古风

望秋月,在家见月如等閒。

几度天涯望秋月,明月虽同非故山。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

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白发。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

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

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

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wàngqiūyuè
míng / wánggōng

wàngqiūyuèzàijiājiànyuèděngxián

tiānwàngqiūyuèmíngyuèsuītóngfēishān

tóuwènmíngyuèwǎngjīnláiyuánquē
míngyuèyǒuyánwènshǎoniánjīn

bái

jūnjiànfénshuǐqiūfēng鸿hóngyànláizhōngjìncāngtái

yōuhuānzhīwènjīnshíyuècéngzhàogōngtái

jīnyuèyìngjiāngyuètóngrénjīnzàijiǔquánzhōng

shuíyánjīn西língxiàjiànliúguāngdàogō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望秋月》以月为引,抒发了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在家见月如等閒”,描绘出在家赏月的寻常心境,然而接下来的“几度天涯望秋月”则透露出诗人漂泊异乡的孤寂。诗人通过“明月虽同非故山”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往昔的怀念。

“举头问明月,古往今来几圆缺”一句,诗人仰望明月,思考着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常,感叹“明月如有言,问我少年今白发”。这一问一答之间,流露出岁月催人老的无奈。

“君不见汾水秋风鸿雁来,邺中歌舞尽苍苔”借汾水、秋风、鸿雁和荒废的邺中宫殿,寓言世事沧桑,繁华不再。“忧欢只问今时月,曾照离宫与露台”进一步强调了今昔对比,月亮见证了历史的兴衰。

最后两句“今月应将古月同,古人今在九泉中”表达出对古人的追思,认为古今之月虽同,但人事已非。“谁言金粟西陵下,不见流光到梓宫”以金粟比喻帝王陵墓,暗示即使贵为帝王,也无法阻挡时光流逝,月光无法照耀到他们的陵寝。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月为纽带,串联起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历史感怀和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王恭

王恭
朝代:明   字:安仲   籍贯:长乐沙堤   生辰:1343-?

王恭(1343-?),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猜你喜欢

题观世音菩萨像

道以无心得,相以有心现。

无心割截平,有心庄严展。

无心无罪福,福罪有心见。

割截与庄严,有无心转变。

一人成两心,两人圆一念。

积精遂密藏,至诚忻佛面。

大士无缘慈,照临仝时遍。

各以佛子根,真实通方便。

(0)

新创云顶山房

不风流处也风流,占得湖山云顶头。

若问云山何境界,门前有水到端州。

(0)

赠雁木堂李烟客曾宅师诸公结社参究四首·其二

白马青牛随去住,西竺先生何所遇。

唯然一贯自销融,万象之中身独露。

(0)

衣带中诗

生罹乱世怨芳姿,横惹风波累及姑。

百计思量惟一死,全姑又得见吾夫。

(0)

离恨曲寄孟阳·其三

聚散如云欲恨谁,为寒为暖翠衾知。

无端见面无端别,愁绝闲香詶咏时。

(0)

赠邻姬与所欢入道

谁更章台挽柳丝,为怜甘露洒杨枝。

修成共命迦陵鸟,不似鸳鸯半世痴。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