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马青牛随去住,西竺先生何所遇。
唯然一贯自销融,万象之中身独露。
白马青牛随去住,西竺先生何所遇。
唯然一贯自销融,万象之中身独露。
这首诗以禅宗思想为底蕴,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与宇宙关系的深刻思考。
“白马青牛随去住”,白马青牛,象征着生命的载体和旅伴,随时间流转而行,寓意人生的无常与变化。“去住”二字,既指空间上的来去,也暗含时间上的往复,传达出生命旅程中不可避免的变迁感。
“西竺先生何所遇”,“西竺”即古印度,这里借指佛教的发源地,暗示了诗人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与探索。这一句提出的问题,引人深思:在追寻真理的路上,我们究竟会遇到什么?这不仅是对个人修行的疑问,也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
“唯然一贯自销融,万象之中身独露。”“唯然”表示肯定与认同,“一贯”则强调了事物间的内在联系与统一性。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之间和谐统一的理解,认为在纷繁复杂的世间万象中,存在着一种超越个体的存在方式,即“身独露”。这里的“身”不仅指个体的生命,更涵盖了心灵与精神层面的自我认知与觉醒。诗人通过这种表达,揭示了在宇宙的大背景下,个体生命虽微小却具有独特价值,应当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寻找到自我与宇宙的和谐共存之道。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宇宙以及自我存在的深刻思考,体现了禅宗文化中“见性成佛”的精神追求。
弧光婺彩映薇垣,乍浦陈山紫气团。
偕隐已沾五马禄,倚闾遥问七星峦。
亦知将谂频登屺,为报长歌共考槃。
有客思亲犹在洛,尚劳四骆驾和銮。
尔翁少小称豪纵,沾沾笔墨常拈弄。
双拳欲碎玉笥山,一口欲啖飞霞洞。
自言片语即千秋,追风历块谁能鞚。
腹中样子不合时,身外功名何足重。
一斥多因七不堪,老向空林长抱瓮。
文章憎命古今同,往事回头先色动。
汉家天子不好文,生涯合与时人共。
尔曹慎勿学尔翁,空费笔花频入梦。
少年高足策要津,出门便作城阳送。
亦知匣里剑长鸣,莫惜案头萤尽冻。
三冬文史满腹藏,万斛源泉随地涌。
野鹜家鸡任尔为,何必人人毛是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