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披帷处,因悲易箦初。
亦知须嫁鹜,空欲效鸣驴。
閟帐参书鬼,囊琴卧璧鱼。
自惭簪笔者,犹未奏遗书。
重过披帷处,因悲易箦初。
亦知须嫁鹜,空欲效鸣驴。
閟帐参书鬼,囊琴卧璧鱼。
自惭簪笔者,犹未奏遗书。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萱所作的《过亡友韩伯举拊缶亭故址抚今追昔得诗六章敢曰招魂亦以当泣》系列中的第六章。通过“重过披帷处,因悲易箦初”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亡友韩伯举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之情。诗人回忆起与亡友初次见面时的情景,心中充满了悲痛。
“亦知须嫁鹜,空欲效鸣驴。”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亡友命运的感慨。"嫁鹜"可能是指亡友的某种境遇或遭遇,“鸣驴”则可能是亡友在世时的一种行为或态度。这两句暗示了亡友虽然有心改变现状,但最终却未能如愿,表达了诗人对亡友命运的同情和无奈。
接下来的“閟帐参书鬼,囊琴卧璧鱼。”这两句描绘了亡友生前的生活场景,通过“閟帐”、“书鬼”、“囊琴”、“卧璧鱼”等意象,展现了亡友与书籍、音乐为伴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示了亡友的离世使得这些物品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最后,“自惭簪笔者,犹未奏遗书。”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自责和遗憾。诗人意识到自己未能完成亡友的遗愿,未能将亡友的遗言或作品公之于世,内心充满了愧疚和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和哀悼,以及对自己未能尽到朋友责任的自责和遗憾。
去年此日游白华,今年此日登乌石。
黄花绿酒依然同,白发朱颜叹何及。
今年还忆去年事,犹是明年忆今日。
丈夫有志非匏瓜,飘荡长江似萍实。
年年甘菊与茱萸,总为谁开为谁食。
天风吹我石上琴,海月照人山更碧。
相逢莫惜尽馀杯,百年欢笑岂有极。
君不见当时独鹤辽海归,满地白杨秋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