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大堪持作酒杯,纷纷小凤药中胎。
猩红染尽春毛羽,又向山丹树里来。
朵大堪持作酒杯,纷纷小凤药中胎。
猩红染尽春毛羽,又向山丹树里来。
这首诗描绘了木棉花的美丽与生命力,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木棉花的独特魅力。
首句“朵大堪持作酒杯”,直接点出木棉花之大,形象地比喻其花朵硕大,仿佛可以用来盛酒,既突出了木棉花的壮观,也暗示了其在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和观赏性。
次句“纷纷小凤药中胎”,通过“小凤”这一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木棉花在药物中的角色,暗示了木棉花不仅美丽,还有着药用价值,如同小小的凤凰孕育在药物之中,充满了生机与希望。
第三句“猩红染尽春毛羽”,运用了“猩红”这一色彩形容词,强调了木棉花鲜艳的颜色,仿佛春天的羽毛被猩红色浸染,展现出木棉花的热烈与活力,同时也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和生命的勃发。
最后一句“又向山丹树里来”,则以“山丹树”为背景,进一步扩展了木棉花生长的环境,暗示了木棉花在自然界的广泛分布和适应能力,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美好事物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木棉花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和生命力,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界的热爱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