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顷蟾光浸碧空,千门雁阵卷西风。
高天霜露金茎外,大地山河玉镜中。
团扇欲辞清暑殿,胡床如坐广寒宫。
夜深谁唱霓裳曲,极目飞鸾大海东。
万顷蟾光浸碧空,千门雁阵卷西风。
高天霜露金茎外,大地山河玉镜中。
团扇欲辞清暑殿,胡床如坐广寒宫。
夜深谁唱霓裳曲,极目飞鸾大海东。
此诗描绘了一幅月色皎洁、秋风送爽的夜晚景象。诗人以“万顷蟾光浸碧空”开篇,将满月的光辉比作浸润在碧蓝天空中的万顷银光,形象地展现了月夜的壮丽与宁静。接着,“千门雁阵卷西风”一句,巧妙地将大雁南迁的景象融入秋风之中,不仅增添了季节的气息,也赋予了画面动态感。
“高天霜露金茎外,大地山河玉镜中”两句,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纯净与辽阔,仿佛整个世界都被镶嵌在一面巨大的玉镜之中,霜露与金茎(可能指月球表面的亮点)都显得格外清晰而遥远。这种景象既展示了自然界的壮美,也暗示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向往和思考。
“团扇欲辞清暑殿,胡床如坐广寒宫”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月夜清凉之感的深切体验,以及对月宫仙境般的向往。团扇象征着夏夜的凉爽,胡床则是古代的一种轻便座椅,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坐在月宫中,享受着超凡脱俗的宁静与凉爽。
最后,“夜深谁唱霓裳曲,极目飞鸾大海东”两句,以音乐和飞翔的鸾鸟为意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悠远的氛围。夜深之时,或许有仙乐飘渺,而诗人极目远眺,仿佛能看到东方的大海中,鸾鸟翱翔,寓意着美好的愿景和无限的遐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和丰富的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对宇宙奥秘的探索以及对理想境界的向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庆元夏四月,所至喧博鸡。
小市车不通,引首望其逵。
鸡笼三尺高,鸡价千钱提。
苦云输钱少,取取斗样归。
小儿博手短,颠走歌呼齐。
搜携遍村墅,往往空其栖。
或买鹅代之,亦取鸡为辞。
仆夫告我言,官人那未知。
聚呶已跨日,来初知为谁。
余无五行学,觉有纤芥疑。
老距不可臛,利觜长安施。
更讶十钱片,一博多得之。
归寻故老问,始云眼见希。
因之互猜愕,传来又夸毗。
或谓近鸡祸,或言鸡者饥。
岁行将在酉,事应恐在兹。
圣明攸好德,百祲潜光辉。
蠢兹朱衣者,万万不关时。
但疑一种类,争雄无兼雌。
更恐坊市内,相望野鸡啼。
岂将有微沴,神者预启其。
乖风感乖气,朗鉴尚表微。
人言良过矣,邦禁亦未非。
我欲效风人,聊赋博鸡诗。
《博鸡》【宋·周南】庆元夏四月,所至喧博鸡。小市车不通,引首望其逵。鸡笼三尺高,鸡价千钱提。苦云输钱少,取取斗样归。小儿博手短,颠走歌呼齐。搜携遍村墅,往往空其栖。或买鹅代之,亦取鸡为辞。仆夫告我言,官人那未知。聚呶已跨日,来初知为谁。余无五行学,觉有纤芥疑。老距不可臛,利觜长安施。更讶十钱片,一博多得之。归寻故老问,始云眼见希。因之互猜愕,传来又夸毗。或谓近鸡祸,或言鸡者饥。岁行将在酉,事应恐在兹。圣明攸好德,百祲潜光辉。蠢兹朱衣者,万万不关时。但疑一种类,争雄无兼雌。更恐坊市内,相望野鸡啼。岂将有微沴,神者预启其。乖风感乖气,朗鉴尚表微。人言良过矣,邦禁亦未非。我欲效风人,聊赋博鸡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5ytvkIcbHn.html
地借沮龙宅,堤横海蜃楼。
马蹄翻震雹,沙觜更生洲。
云壑悬绳渡,天风激箭抽。
湿霖平衍沃,暗井灭夫沟。
蹴起争桥齿,撺来似海鳅。
浪花将岸飐,塔影听桴浮。
却忆衔枚地,曾驱缟练舟。
谩云天设险,岂是水为柔。
无事人千古,逃荣茗一瓯。
川灵工阅世,翻覆几时休。
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
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
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
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
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之漘。
楚人盈要竞服艾,羌独滋兰真绝伦。
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
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
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
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雷陈。
定知斯堂阅千载,与昔台亭知共振。
仆也生憎鲍鱼肆,扣门屡作君家宾。
小槽珠滴不待满,有时旋漉头上巾。
醉留恶语涴君壁,有客如此君勿嗔。
《寄题新居罗长卿观澜阁兰堂二首·其二》【宋·周必大】君不见汉家筑台临咸京,图籍排比如鱼鳞。又不见晋人创亭稽山阴,群贤毕集罗簪绅。古今名兰固多矣,而此二者常不泯。乃知草木本无取,必假人物始可珍。夫君名高斗以南,筑台宛在江之漘。楚人盈要竞服艾,羌独滋兰真绝伦。风摇绿叶剑戟舞,雨折香苞檀麝新。不宁充帏悦鼻观,正自纫佩持吾身。堂奥藏书三万轴,尽校鱼鲁分根银。堂中延客三千履,可结侨札参雷陈。定知斯堂阅千载,与昔台亭知共振。仆也生憎鲍鱼肆,扣门屡作君家宾。小槽珠滴不待满,有时旋漉头上巾。醉留恶语涴君壁,有客如此君勿嗔。
https://shici.929r.com/shici/6HAUmNygu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