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貌承恩春最浓,楼头不怨五更风。
三千珠翠无颜色,谁似嫦娥戏月中。
玉貌承恩春最浓,楼头不怨五更风。
三千珠翠无颜色,谁似嫦娥戏月中。
此诗以“月下碧桃花盛开”为题,描绘了一幅月下碧桃绽放的美丽景象。诗人欧大任在明朝时期,以其细腻的笔触,将月光下碧桃的娇艳与清雅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玉貌承恩春最浓”,以“玉貌”形容碧桃,赋予其高贵之感,同时“承恩”二字巧妙地将碧桃拟人化,仿佛它在春天里得到了大自然的特别宠爱,春意最为浓郁。这不仅描绘了碧桃的形态之美,也暗含了诗人对碧桃的喜爱之情。
次句“楼头不怨五更风”,则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碧桃在五更时分,虽处于微凉的夜风中,却并未表现出怨言或哀愁,反衬出碧桃坚韧的生命力和超凡脱俗的气质。这里不仅赞美了碧桃的自然属性,也寄托了诗人对坚韧不屈精神的向往。
后两句“三千珠翠无颜色,谁似嫦娥戏月中”,运用夸张的手法,将碧桃比作“三千珠翠”,强调其色彩的丰富与美丽,但紧接着又说没有哪一种美能比得上嫦娥在月中的游戏。这一对比,既突出了碧桃的美丽,又借嫦娥的神话形象,表达了对碧桃独特魅力的赞叹。嫦娥在月中的游戏,象征着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暗示碧桃不仅美丽,更有着超越世俗的高洁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月下碧桃花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好,也蕴含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赞美,以及对高尚品格的向往。
揽衣出门望,遥望霞标城。
宫殿何崔嵬,九衢十道营。
曲房与阿阁,迢递连瑶京。
相思越万里,佳人清且盈。
欢会难为遇,缱绻诉中情。
中情不可道,此意向谁倾。
寄松为女萝,依水如浮萍。
容华艳朝日,六辔不能停。
愿君回末照,鉴此葵藿诚。
至道在天地,散焉为万殊。
万殊复一本,惟诚斯曰儒。
孰则通天人,圣贤焉可诬。
断断执碎义,汉宋存守株。
汉儒能笃实,宋儒非虚无。
流弊防大甚,况有歧中涂。
道统自千古,学统匪一隅。
入道且求学,蹶步宁康衢。
草堂存吾春,玄会思唐虞。
白云一片流空际,往入神霄天阖闭。
朝日夕月两无辉,绿烟黑霭群欺蔽。
风为马兮电为车,中有跃龙失故居。
车摧马败龙何处,云去云来岂自知。
自我看云思万结,影依云散形光灭。
白云孤飞,顾我悲咽。青云四浮,添我愁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