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眉州鹿鸣宴·其二》
《眉州鹿鸣宴·其二》全文
宋 / 李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0)
注释
鳞吹:形容风的轻柔,像鱼鳞般细密。
呦呦:鹿鸣声,形容声音悠扬。
三仙:神话传说中的仙人。
千佛:众多佛像。
俎豆:古代祭祀时用的礼器,象征祭祀。
衣冠习俗:指社会上层人士的服饰和传统风俗。
举送:敬酒或赠送。
鲁诸生:鲁地的学生,古代对儒家学者的一种称呼。
翻译
六六成鳞的风吹过,鹿鸣声声如歌。
三位仙人相伴,劝导我驾车前行,无数佛像期待题写名字。
祭祀的宴席开始,礼仪繁复而庄重,衣冠之士的传统习俗令人自豪。
按照惯例需要一一敬酒,我也是个来自鲁地的学生。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场在眉州举行的鹿鸣宴会,画面生动,情趣盎然。

"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这两句以拟声词烘托出宴会上乐器奏鸣之声,六六连续的音节仿佛是乐曲中层次分明的部分,呦呦则像是乐曲高潮时声音的急促变化,通过鹿鸣这一古代宴会常见的娱乐活动,展现了宴会上的热闹与欢快。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三仙或许指的是宴会中的宾客,他们被美酒佳肴所诱惑,不禁想要留下名字以作纪念。千佛则可能是对宴会场地的一种夸张描述,或许指的是许多的佛像,暗示这场宴会的庄严与神圣。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此处描绘了宴会上的饮食和穿着,俎豆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一种器物,这里可能指的是宴会上摆放的美酒佳肴;衣冠则代表着宾客们的装扮,这些都是当时习俗中的荣耀之事。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宴会的参与感受,可能是在描述自己也像其他宾客一样,对于这次宴会充满期待并想要留下纪念。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细节的精彩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欢乐、庄严又充满文化韵味的宴会场景,展示了宋代文人在文学艺术上的造诣。

作者介绍

李石
朝代:宋

李石。少负才名,既登第,任大学博士,出主石室,就学者如云。蜀学之盛,古今鲜俪。后卒成都,时作山水小笔,风调远俗。卒年七十外。 
猜你喜欢

寄怀·其二

明月照幽幌,新凉袭素襟。

怀君无限意,静院更闻砧。

(0)

夕阳

闪闪翻鸦背,遥天一线留。

钟声孤寺暝,帆影半江秋。

流水杳然去,乱山相向愁。

虽怜无限好,行客莫夷犹。

(0)

月夜

小院夜沈沈,幽人弄素琴。

诗因多病减,愁到暮天深。

离恨谁家笛,捣衣何处砧。

怕他双鬓影,一夜被霜侵。

(0)

留春

留春无计送春回,泥饮何须婪尾杯。

长日暗移新节序,绿阴深护旧楼台。

几番风信吹桐乳,一夜雷声迸竹胎。

睡起关心无别事,卷帘好待燕归来。

(0)

萤火

水面光初乱,风前影更轻。

背镫兼背月,原不向人明。

(0)

塞上曲·其一

万里长云暗节旄,天山秋尽雁飞高。

风吹塞马霜蹄疾,雪扑征衣冻宝刀。

(0)
诗词分类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诗人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