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识交溪路,诗来锦绣重。
閒云时出岫,落日更明松。
叔夜常为锻,渊明亦近农。
喜君机事息,鱼鸟故相容。
不识交溪路,诗来锦绣重。
閒云时出岫,落日更明松。
叔夜常为锻,渊明亦近农。
喜君机事息,鱼鸟故相容。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的山间景象。"不识交溪路,诗来锦绣重"表明诗人对于这条通往交溪的小路并不熟悉,但随着诗歌的流传,这里美丽的景色变得如同织就的锦缎一般精致而深受赞誉。
"閒云时出岫,落日更明松"则描绘了山间的云雾在山峰之间漂浮,夕阳下树木投射出的影子更加清晰。这里的“閒”字用得恰到好处,形容云气闲适自如,与诗人对自然情境的感受相呼应。
"叔夜常为锻,渊明亦近农"中的“叔夜”和“渊明”很可能是指代两人,分别象征着学者与耕读并进的理念。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分子既要钻研学问,又应亲近田园生活的期许。
最后,“喜君机事息,鱼鸟故相容”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或自己)能够摆脱世俗纷争,享受清净生活的心境。这里的“机事”指的是官场上的烦恼和斗争,而“鱼鸟故相容”则象征着自然界中生物间和谐共处的情景。
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人生理想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简单、纯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少年饮红裙,酒尽推不去。
呼来径山下,试与洗尘雾。
痴马惜障泥,临流不肯渡。
独有汝南君,从我无朝暮。
肯将红尘脚,暂著白云屦。
嗟我与世人,何异笑百步。
功名一破甑,弃置何用顾。
更凭陶靖节,往问征夫路。
崖山禽得到燕山,此老从容就义难。
生愧夷齐尚周粟,死同巡远只唐官。
雪平绝塞魂何往,月满通衢骨未寒。
一剑固知公所欠,要留青史与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