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凤翔龙拱帝城,秀涵积水驻川灵。
青山楼观排云出,画舫笙歌隔柳听。
撩乱花光浮绮陌,参差马影绕旗亭。
振衣直上南峰顶,谁似盘溪却独醒。
舞凤翔龙拱帝城,秀涵积水驻川灵。
青山楼观排云出,画舫笙歌隔柳听。
撩乱花光浮绮陌,参差马影绕旗亭。
振衣直上南峰顶,谁似盘溪却独醒。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文化氛围,通过对西湖美丽风光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舞凤翔龙拱帝城”一句,以雄壮的笔触勾勒出西湖旁高耸的山峰,仿佛是凤凰翱翔、龙蛇腾跃的神秘之地,而“秀涵积水驻川灵”则描绘了西湖平静而深邃的水面,如同一位静默守护着这片土地的神灵。
“青山楼观排云出,画舫笙歌隔柳听”两句,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了景致。青山之巅建有楼台,透过云层隐现,而在湖上漂浮的画舫中,传来了悠扬的笙声,这些都通过细小的柳叶间隙传达给远处的听者。
“撩乱花光浮绮陌,参差马影绕旗亭”描写了春日湖畔的繁华与古朴。花开满径,阳光洒落在铺着石子的小路上,而远处则有马匹在旗亭周围缓慢行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不失生机的景象。
最后,“振衣直上南峰顶,谁似盘溪却独醒”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自我超越的情怀。诗人在这样的美景中,感觉到了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和清醒,与世俗纷扰相比,更愿意选择这种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西湖风光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同时也透露出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净化的个人情怀。
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门。
刻画工夫初亦苦,终然芒角了无痕。
午醉稍就寝,甜梦何翩翩。
晚醒漱茗饮,终夕斯无眠。
初数一二鼓,乃至三四迁。
草根沸蟋蟀,鸱鸮号树颠。
众静汝独否,谁实使之然。
聚萤车生愤,饭牛宁子叹。
吾衰百念灰,曷为不遑安。
天宇未肯白,秋气令人酸。
孰是无忧者,恬然衾帷间。
鬼神知此心,起盥书短篇。
柳萌整征鞍,杏熟卸归驮。
风帆辍湘游,云屋返黟卧。
天暑室人瘦,地荒园叟惰。
长男近弄瓦,累重讵足贺。
次男久投笔,学废不堪课。
阿高兄子之,性刚未少剉。
阿明垂四龄,语迟无可奈。
一事独慰意,添竹踰百个。
碧玉韵凉飔,我倡此君和。
邻友各有携,野僧亦见过。
陶门故常关,孔客复满座。
微言订近役,何苦触尘堁。
筋骸已衰老,踪迹尚奔播。
八字马交驰,一生蚁旋磨。
晚节休官心,悼猛就新愞。
岂其尚有求,未甘忍寒饿。
神魂倘可收,焉俟赋招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