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洛阳道》
《洛阳道》全文
唐 / 沈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九门开洛邑,双阙对河桥。

白日青春道,轩裳半下朝。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娇。

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

(0)
注释
洛邑:洛阳。
双阙:双层宫殿。
河桥:河边的桥梁。
白日:白天。
青春:明媚的春光。
轩裳:官员们的车马服饰。
下朝:下车参加早朝。
乘羊:骑着小羊的孩子。
拾翠:捡拾翠绿装饰品。
行乐:游玩。
恒晚:常常很晚。
香尘:扬起的香气。
遥:远方。
翻译
洛阳城的九座城门大开,双层宫殿对峙着河上的桥梁。
在明媚的春光中,官员们乘车而来,半途下车参加早朝。
稚嫩的孩子骑着小羊,美丽的女子捡拾着翠绿的装饰品,显得娇媚。
游玩的人们常常玩到很晚才归,沿途扬起的香尘飘洒在远方的路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洛阳城景及市民生活图景。开篇“九门开洛邑,双阙对河桥”两句,勾勒出洛阳古城的壮观与辉煌,九门指的是古城的九个城门,而双阙则是对称的城楼,加上河桥,更显出洛阳城雄伟的气势。

接着,“白日青春道,轩裳半下朝”两句,以清新之笔触描绘了早晨街道上的景象。白日指的是清晨初升的太阳,青春道则是充满生机的街道,而轩裳半下朝,则形象地表达了古代官员乘坐华丽马车出行的场景。

“乘羊稚子看,拾翠美人娇”两句,转入民间生活的温馨画面。稚子指的是年幼的孩子,他们或许在玩耍,或是和家畜亲近,而拾翠美人则可能是在描绘古代妇女采摘花草的情景,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而温暖之事。

最后,“行乐归恒晚,香尘扑地遥”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游历之后返回故土的愉悦心情。行乐归指的是旅途结束后的回归,而恒晚则是固定不变的傍晚时分;香尘扑地遥,则形象地描绘了马蹄扬起的尘埃落在大地上,显得距离既远又亲近。

这首诗通过对洛阳城景及市民生活的细腻刻画,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更是展示了一幅唐代社会生活的生动图卷。

作者介绍
沈佺期

沈佺期
朝代:唐   字:云卿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生辰:约656 — 约715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
猜你喜欢

寄江阴夏翁(雪州)

残山剩水旧吴宫,几度相期杖屦同。
夜雨新晴桃叶渡,春寒已过杏花风。
人生暮景方多暇,春事浓时一半空。
解后逢人因问信,酒船何日过湖东。

(0)

威仪辞 四首

山中行。
步高身尽轻。
拟飞去,惟恐世人惊。

(0)

威仪辞 以上四首见西天目祖山志卷六

山中卧。
月落猿啼过。
正堪眠,石室从教破。

(0)

浣溪沙 夏日

帘卷薰风夏日长。
幽庭脉脉橘花香。
闲看稚子引鸳鸯。
四月雨凉思御夹,三吴麦秀欲移秧。
不知身在水云乡。

(0)

威仪辞

山中住。
黯淡云无数。
誓相去,共守无生路。

(0)

忆王孙 山居

半生长是白云间。
猿鸟渔樵共往还。
倚个乔松看远山。
少机关。
世上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黎贞 李宪噩 周之琦 杨玉衔 释绍嵩 释慧开 邝露 梁有誉 龚璛 黎景义 唐文凤 曾习经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