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雨朝晴,不误行程。朝晴暮雨,有益禾黍。
天地之大人犹憾,所欲必得?何厌。
君不见得陇望蜀畴能免,甑破不顾人应鲜。
暮雨朝晴,不误行程。朝晴暮雨,有益禾黍。
天地之大人犹憾,所欲必得?何厌。
君不见得陇望蜀畴能免,甑破不顾人应鲜。
这首诗由清朝诗人弘历所作,名为《暮雨朝晴》。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气象变化对农事的影响,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暮雨朝晴,不误行程”,傍晚时分下起了雨,但次日清晨便放晴,这样的天气变化并未耽误行人的旅程。这句诗既是对自然界现象的描述,也暗含着对生活中的变故应保持乐观态度,不必过于忧虑的意思。
“朝晴暮雨,有益禾黍”,早晨晴朗,傍晚却下雨,这种交替的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是有益的。诗人通过这一景象,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事物发展过程的辩证理解。
“天地之大人犹憾,所欲必得?何厌。”这两句诗探讨了人类在面对自然与欲望时的局限性与追求。认为即使是伟大的天地之主,也有遗憾之处,人们所追求的事物未必都能如愿以偿,表达了对人生无尽追求的反思。
“君不见得陇望蜀畴能免,甑破不顾人应鲜。”最后两句诗运用典故,引用了古代成语“得陇望蜀”比喻贪心不足,引申为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总会有更高的目标追求,难以满足。同时,“甑破不顾”则暗示了人在追求过程中可能忽视了身边的重要事物或关系,强调了人生追求与内在价值之间的平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深入探讨了人生哲学,体现了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朝来瑞花飞,檐前成个个。
老农村中居,沽酒自相贺。
不愿担石储,但愿免饥饿。
连年田有秋,墙东添石硙。
春来亦有花,竹外江梅破。
倡桃与妖李,临风自娇惰。
上天新赐瑞,莫测花机大。
毫端已先知,浩歌续楚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