渺渺陵上道,悢悢不得辞。
悠悠君行迈,茫茫终何之?
佳人守茕独,燕婉及良时。
顾念蓬室士,蓄意忍相思。
昔为鸳与鸯,恩爱两不疑。
今为参与辰,出宿无归期。
自我别旬朔,闺草含碧滋。
送君如昨日,泣子子不知。
繁华映绿渚,流嘤复满枝。
柔条旦夕劲,采此欲贻谁?
渺渺陵上道,悢悢不得辞。
悠悠君行迈,茫茫终何之?
佳人守茕独,燕婉及良时。
顾念蓬室士,蓄意忍相思。
昔为鸳与鸯,恩爱两不疑。
今为参与辰,出宿无归期。
自我别旬朔,闺草含碧滋。
送君如昨日,泣子子不知。
繁华映绿渚,流嘤复满枝。
柔条旦夕劲,采此欲贻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思念远方丈夫的痛苦心情。诗中的“渺渺陵上道,悢悢不得辞”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离别的不舍和无奈。“悠悠君行迈,茫茫终何之?”则展现了女子对丈夫未来行程的担忧和迷茫。接下来,“佳人守茕独,燕婉及良时”描述了女子在丈夫离开后孤独的生活状态,以及她对美好时光的回忆。
“顾念蓬室士,蓄意忍相思。”表现了女子对丈夫深深的思念之情,即使心中痛苦,也选择忍受。“昔为鸳与鸯,恩爱两不疑。”通过比喻,强调了他们曾经的亲密无间。“今为参与辰,出宿无归期。”对比过去和现在,揭示了丈夫离开后的变化和分离的痛苦。
“自我别旬朔,闺草含碧滋。”写出了女子自丈夫离开后的日子,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化。“送君如昨日,泣子子不知。”表达了女子对丈夫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的忧虑。“繁华映绿渚,流嘤复满枝。”描绘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象,与女子内心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柔条旦夕劲,采此欲贻谁?”最后,女子面对枯萎的柔条,思考着采摘的花果将赠予何人,暗示了她对未来的迷茫和孤独。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女子在丈夫离别后的孤独、思念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学中对爱情和离别的深刻探讨。
天意绍斯文,成书在圣孙。
一篇穷妙理,万古诵微言。
美行敷华叶,精诚固本根。
并明参日月,幽赞极乾坤。
奥义谁钻仰,真儒善讨论。
披云观泰华,行水自昆崙。
庠序非才处,诗书素志敦。
崇朝羞倚席,暇日废窥园。
辨惑开群听,潜心到大原。
意将追往哲,学岂为专门。
盛府连称治,耆英继典藩。
始终临讲席,前后枉高轩。
全帐罗金鼎,盈庭倒玉樽。
旌旗来有庆,衿佩寂无喧。
士识师资贵,民知道义尊。
僖公史官颂,郑校相君存。
芹藻欢欣意,陵阿长育恩。
中材多杞梓,宝器列瑶琨。
五纪登朝盛,群英著籍繁。
美哉文正学,遗泽洽元元。
《仲春上丁知府金部躬率僚寀释奠于先圣既而升公堂命学官讲书窃惟中庸之篇自安定先生常以是诲人阅岁既久嗣音者希某孤陋无似窃慕前哲其启讲也今龙阁黄公尝临之其终讲也金部使君又临之郡儒在列咸与荣观辄成五言律诗二十韵叙谢》【宋·朱长文】天意绍斯文,成书在圣孙。一篇穷妙理,万古诵微言。美行敷华叶,精诚固本根。并明参日月,幽赞极乾坤。奥义谁钻仰,真儒善讨论。披云观泰华,行水自昆崙。庠序非才处,诗书素志敦。崇朝羞倚席,暇日废窥园。辨惑开群听,潜心到大原。意将追往哲,学岂为专门。盛府连称治,耆英继典藩。始终临讲席,前后枉高轩。全帐罗金鼎,盈庭倒玉樽。旌旗来有庆,衿佩寂无喧。士识师资贵,民知道义尊。僖公史官颂,郑校相君存。芹藻欢欣意,陵阿长育恩。中材多杞梓,宝器列瑶琨。五纪登朝盛,群英著籍繁。美哉文正学,遗泽洽元元。
https://shici.929r.com/shici/apZ5GicEh.html
剑光沥尽文成血,野鸟啼堕楼居月。
茂陵玉碗土花青,不注天浆餐玉屑。
金仙百尺寒亭亭,千人万人挽不行。
委身只识秋风客,肯与汉贼求长生。
柏梁台边鬼摇扇,露盘惊破铜花片。
孤瞠泣断灞城秋,两汉正无忠义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