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海我如精卫,当车人笑螳螂。
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
填海我如精卫,当车人笑螳螂。
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邓肃的作品,名为《南归醉题家圃二首(其一)》。诗中融合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
"填海我如精卫,当车人笑螳螂。"
这里,邓肃以古代传说中的精卫鸟为喻,比喻自己渺小而坚韧不拔地在努力填海,试图实现宏大的志向。而“当车人笑螳螂”则用了螳臂挡车的寓意,形象地表现出世人对于这种不切实际行为的嘲笑。诗人通过这样的对比,不仅展现了个人的执着与孤独,也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于理想主义者的无奈。
"六合群黎有补,一身万段何妨。"
“六合群黎”象征着广阔的天地和芸芸众生,表明诗人关注的是整个世界和人类的命运。而“一身万段”则是比喻个人虽然渺小,但愿意承受无数磨难和折磨,以此来换取社会的进步和改善。最后,“何妨”显示了一种超然物外、达观豁达的态度,表明诗人对自己所选择道路的坚定信念。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尚情操,更通过精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将个人理想与社会责任之间微妙的关系展现得淋漓尽致。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