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暄尚觉日无功,炙手仍愁火失红。
本是雪前风作雪,却缘雪后雪生风。
四郊冻合如相约,七日晴来不肯融。
旧说醉乡堪避暑,避寒也合此乡中。
负暄尚觉日无功,炙手仍愁火失红。
本是雪前风作雪,却缘雪后雪生风。
四郊冻合如相约,七日晴来不肯融。
旧说醉乡堪避暑,避寒也合此乡中。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晴后雪冻》。诗中的意境十分独特,通过对寒冷天气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的生活感受和情感体验。
"负暄尚觉日无功,炙手仍愁火失红。"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严寒中感到身体无法得到温暖,即使是太阳的光芒也显得无力,而手中的火堆也因为缺少燃料而变得黯淡。
"本是雪前风作雪,卻缘雪后雪生风。" 这两句写出了雪和风之间奇妙的联系,似乎风在雪前就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雪花,而雪落之后又带来了新的狂风。
"四郊冻合如相约,七日晴来不肯融。" 这里描绘了四周被严寒紧锁,如同朋友间的约定一般坚不可破,即使连续七天的晴好天气也不足以使积雪融化。
"旧说醉乡堪避暑,避寒也合此乡中。" 最后两句引用了古人对“醉乡”(即酒乡)的赞誉,认为它不仅可以用来逃避炎热的夏日,也是躲避严寒冬日的理想之所。
整首诗通过对极端天气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力量的敬畏,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生活中的无奈与幽默。
憔悴谁能赋大招,会将菌桂杂申椒。
巷南邻里频相过,水北山人讵可邀。
细酌敢谋长袖舞,苦吟空咏寸岑遥。
耕耘赖有陶潜妇,不羡孙郎对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