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
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
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
这首诗是杜光庭的《题福唐观二首(其二)》,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个人情感。首句"曾随云水此山游,行尽层峰更上楼"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喜爱与探索,通过云水伴随登临高处,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意愿。
接下来的"九月登临须有意,七年岐路亦堪愁"则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感慨。九月登山不仅是一种季节的选择,更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而"七年岐路"则是对往昔岁月的回望,可能隐含着诗人的某些不易言说的哀愁。
"树红树碧高低影,烟淡烟浓远近秋"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林秋景图。色彩与光线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深邃而宁静的氛围,使人仿佛置身于诗中,感受到自然界的无限魅力。
尾联"暂熟炉香不须去,伫陪天仗入神州"则充满了超凡脱俗之意。炉香象征着心灵的宁静与安详,而"伫陪天仗入神州"更是表达了一种通晓宇宙、融于自然的境界,是诗人对精神世界的一种追求和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有对个人情感与心灵世界的深刻探索,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与丰富的情感世界。
锐气如君老不磨,悠悠世路涉风波。
西湖旧识惟鸥鹭,故国重来尽黍禾。
短枕客中生梦少,归舟江上载诗多。
相逢未久忽相别,奈此夕阳芳草何。
建极翊皇舆,蓬庐怀致主。
除书肆时夏,提纲众目举。
满朝想风采,爱及巾垫雨。
平平戒自守,落落进攻取。
定倾繄其人,防秋今尚暑。
执舆岣嵝岭,栉风闽海浦。
破的出新诗,江山缭樽俎。
危机见未萌,刚鲠殊不吐。
成宪万方瞻,作者七人数。
收召无遗贤,商山非为吕。
开悟尧舜心,亢宗诚刻苦。
闭门踰厥垣,孰与驱驰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