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园新舟成呈同游诸友·其二》
《南园新舟成呈同游诸友·其二》全文
宋 / 陈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暑汗俄沾背,山云已半腰。

雷轰舟不动,电划岸将摇。

历乱笑谭杂,空蒙只尺遥。

浓阴难蔽月,清兴得中宵。

(0)
注释
暑汗:夏天的汗水。
俄:忽然。
沾:浸湿。
背:背部。
山云:山间的云雾。
半腰:半山腰。
雷轰:雷声轰鸣。
舟不动:船不移动。
电划:闪电划过。
岸将摇:似乎要摇动岸边。
历乱:纷乱。
笑谭:笑声和谈话。
杂:交织。
空蒙:模糊不清。
只尺遥:遥远如尺。
浓阴:浓密的树荫。
难蔽:难以遮挡。
月:月亮。
清兴:清新的兴致。
中宵:深夜。
翻译
暑气瞬间湿透了后背,山间的云雾已漫过半山腰。
雷声轰鸣,船却纹丝不动,闪电划破天际,仿佛要摇动河岸。
热闹的笑声和谈话交织,远处的一切显得模糊而遥远。
浓厚的树荫难以遮挡明月,清新的兴致在深夜中油然而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乘舟游玩的情景。首句"暑汗俄沾背"写出了炎热天气中,游者汗水瞬间湿透了背部,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夏日的酷热。接着"山云已半腰"暗示了舟行在青山翠峦之间,山腰间的云雾缭绕,增添了景色的层次感。

"雷轰舟不动,电划岸将摇"运用夸张手法,描绘雷电交加时,舟子们感受到的震撼与静止,以及岸边景物仿佛因电闪而摇曳的动态效果,展现了自然力量的壮丽和神秘。

"历乱笑谭杂"描述了朋友们在舟上谈笑风生,声音嘈杂但充满欢乐,体现了友情的浓厚。"空蒙只尺遥"则写出水面的迷茫与距离感,即使近在咫尺,也因水汽弥漫而显得遥远。

最后两句"浓阴难蔽月,清兴得中宵"表达了夜晚来临,虽然浓密的树荫难以遮住明亮的月光,但诗人乘兴游玩直至深夜,心境清朗,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凉与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乘舟游山玩水的惬意时光,以及朋友间的情感交流,富有生活气息和自然意趣。

作者介绍

陈宓
朝代:宋

(1171—1230)宋兴化军莆田人,字师复,号复斋。陈定弟。少从朱熹学。历泉州南安盐税,知安溪县。宁宗嘉定七年,入监进奏院,上书言时弊,慷慨尽言。迁军器监簿,又上言指陈三弊。出知南康军,改南剑州,救灾济民,多有惠政。后以直秘阁主管崇禧观。有《论语注义问答》、《春秋三传抄》、《读通鉴纲目》、《唐史赘疣》等。
猜你喜欢

念奴娇·其三九日同钱右玉陈调士吴瑹符陆冠周吴长龄端公徐紫凝兄璈伯登南高峰感赋

繁华无定,问西湖、今日阿谁为主。

閒约酒徒寻胜迹,直上南峰高处。

城郭依稀,江山冷落,系马閒凝伫。

振衣长啸,划然声动林树。

回忆南宋遗宫,寒鸦飞尽,筚篥鸣荒戍。

黄菊紫萸长似旧,笑杀英雄尘土。

落日当杯,西风吹帽,醉把青萍舞。

天生我辈,烟霞未许归去。

(0)

十二时.遂昌道中

怅迢迢、千山万壑,竹杖芒鞋轻度。

满面上、蛮烟瘴雨。不觉沉沉天暮。

村店茅檐,朦胧淡月,照梦儿归去。

又却被、无赖村鸡,未晓唤回,依旧草床孤旅。

天渐明、朝炊才罢,又走羊肠歧路。

行李半肩,萧条书剑,尽染枝头露。

过岭来倦矣,危亭且自少住。

怪竹筐、携来焦饭,簌簌万千沙土。

手掬寒泉,坐餐林下,不辨甘和苦。

劝行人且饱,前途未知谁主。

(0)

海棠春午睡晚浴夜坐·其四

鸳鸯楼角黄昏雨。听断续、细腰香杵。

鸳枕冷冰蚕,檐外风铃语。萧郎今夜兰台去。

偏无赖、三通谯鼓。红泪点罗衣,销黦难寻麈。

(0)

读史·其四赵普

两主开基失早图,判官作宰太模糊。

鲁论本是兴王业,只恐胸中一字无。

(0)

题范宽山水卷

巧将墨汁染鹅溪,远势高分近却低。

忆昔天坛坛上望,日精东畔月华西。

(0)

送俞士栗归南都·其三

灵槎明日渡江南,天上风情想尽谙。

记得霓裳三两调,等闲休便向人谈。

(0)
诗词分类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诗人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