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怀余德甫·其一》
《寄怀余德甫·其一》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

江通灌婴井,山到越王城。

何见非交态,难言一宦情。

大东千里月,石镜好同明。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的《寄怀余德甫》其一,通过描绘登高远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岂亦逢秋色,登临若远行。”以设问开篇,似乎在自问是否真的遇到了秋天的景色,却如同踏上了一段遥远的旅程。这里不仅描绘了秋季的景色,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漂泊之感。

颔联“江通灌婴井,山到越王城。”转而描写眼前之景,江水连通着古代的灌婴井,山脉延伸至越王曾经建都的地方。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蕴含了历史的厚重感,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

颈联“何见非交态,难言一宦情。”则转向了对人情世故的感慨。诗人感叹于世间万物,无论是何种相遇,都充满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官场情感。这一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以及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性的无奈。

尾联“大东千里月,石镜好同明。”以月光为喻,寄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无论相隔多远,心中的月光都能照亮彼此的心灵,象征着友情的永恒与明亮。同时,“石镜”二字又巧妙地呼应了颔联中的“山”,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诗意的丰富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明代诗歌中的一篇佳作。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西江月.二首·其二

风荐荷香剪剪,月行竹影徐徐。微闻环佩过庭除。

恐是阳台行雨。玉笋轻笼乐句,流莺夜转诗馀。

酒酣风劲露凝珠。我欲骖鸾归去。

(0)

和谢吏部铁字韵三十四首.对酒二首·其二

八斗一倾聊热耳,开匣时观三尺水。

指天喝月使倒行,扬波直欲斩蛟子。

安得知音吾党人,相看青眼不余嗔。

笑驱八蛮有奇策,开怀聊与话诚真。

可怜吐哺风流绝,乞巧未遑姑守拙。

坐观明月侵虾蟆,空使玉川怀寸铁。

(0)

陈大夫华严阁

星郎德望欲摩天,坎止流行任自然。

直道不回真铁石,高怀未老已林泉。

宗门夙了风幡动,杰阁聊修香火缘。

顾我驱驰成底事,羡公真是地行仙。

(0)

真阳峡

满眼皆吟料,归囊未尽空。

江波连岸碧,野火张天红。

高树留寒日,长芦转晚风。

客身虽小艇,心已故山中。

(0)

绿阴亭·其二

千山横碧一溪清,白鸟飞边落照明。

吏散庭阶无一事,绿阴亭上又诗成。

(0)

初伏大雨戏呈无咎四首·其一

大明放朝官避暑,长廊翛翛绝尘土。

汉家宫殿敞千门,紫阁拖云洒甘雨。

雷恲电笑洗蒸郁,荡荡青天滑流乳。

忆昨三年田舍中,六月正服农家苦。

岂望生还直旧庐,得见张晁说新语。

初听钧天骤窃抃,正似声闻躩起舞。

喜乘初凉与晤歌,不忧庭潦垫垣户。

径携斗酒相就醉,更置双鲤充君俎。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黎廷瑞 杨无咎 白朴 周伦 李益 李贽 刘永济 张居正 阮籍 罗邺 刘学箕 袁枚 汪懋麟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