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前放手。铜钵声穷诗已就。姑射肌肤。
舞罢缠头怎得无。青腰更巧。搓粉团酥来斗妙。
不敢方人。容色依稀似太真。
尊前放手。铜钵声穷诗已就。姑射肌肤。
舞罢缠头怎得无。青腰更巧。搓粉团酥来斗妙。
不敢方人。容色依稀似太真。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之道的《减字木兰花(其三)》。诗中描绘了一位舞者在舞蹈结束后的情景,通过对细节的刻画,如“尊前放手”、“铜钵声穷诗已就”、“姑射肌肤”等句子,展现了舞者的优雅与柔美,以及舞蹈结束后那份淡淡的惆怅。
诗人通过“舞罢缠头怎得无”一句,表达了舞者在舞毕之后,面对着自己精心装扮的发髻,不禁感慨万分。"青腰更巧"则是对舞者的身体线条和姿态的赞美。
“搓粉团酥来斗妙”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舞者在化妆后的神采飞扬,宛如经过精心打理的面容,如同搓揉过的粉末般细腻而有层次。而“不敢方人。容色依稀似太真”则是诗人对舞者的美貌给予极高的评价,将其比作传说中的绝世美女王昭君(太真),显示出诗人对于这位舞者外貌和气质的深深赞赏。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淡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情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古典美的空间,让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境,感受到那份超脱尘俗的艺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