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夕阳空,疏烟冷,云锦当窗重织。
清秋如客燕,问西园谁分,主人曾识。
醉墨乌丝,歌尘彩扇,经眼悲欢狼藉。当时行吟地。
算承平年少,就中难觅。
但还泊逡巡,矮桥惆怅,盼波能惜。哀时词赋客。
蓦回睇、天水伤心碧。
怕未许、随花追步,分柳为邻,好湖山怎消幽寂。
忍见离宫月,孤泪接、青苔无极。怨零落、双鸳迹。
今我何世,犹是身闲游历。远箫似闻叹息。
对夕阳空,疏烟冷,云锦当窗重织。
清秋如客燕,问西园谁分,主人曾识。
醉墨乌丝,歌尘彩扇,经眼悲欢狼藉。当时行吟地。
算承平年少,就中难觅。
但还泊逡巡,矮桥惆怅,盼波能惜。哀时词赋客。
蓦回睇、天水伤心碧。
怕未许、随花追步,分柳为邻,好湖山怎消幽寂。
忍见离宫月,孤泪接、青苔无极。怨零落、双鸳迹。
今我何世,犹是身闲游历。远箫似闻叹息。
这首诗以夕阳、疏烟和云锦为背景,描绘了一幅清秋傍晚的凄美画面。诗人将自己比作过客燕,询问西园旧主人是否还记得他。回忆起往昔的醉墨挥毫、歌扇轻舞,那些欢乐与悲伤如今都已散落一地,显得格外感伤。在那个承平年间,这样的青春岁月已经难以寻觅。
诗人徘徊在湖边的小桥,心中充满惆怅,希望波光能理解他的哀思。他自称为哀时词赋的旅人,感叹天地间只剩下孤独的离宫月,连同满地青苔,都在诉说着无尽的哀愁。他惋惜昔日双鸳相伴的美好时光已成往事,如今自己身处闲游之中,只能听到远处的箫声仿佛在低语叹息。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故居的怀念和对过去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对宁静湖山生活的向往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