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甲戌元日》
《甲戌元日》全文
清 / 陈宝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谁分行年过务观?旁人又以儗衡山。

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

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

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

(0)
鉴赏

这首诗是陈宝琛在甲戌年的元日所作,表达了一位老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己与历史上的文采风流之人进行比较,表达了对自己才华的谦逊和对过去盛世景象的向往。

首联“谁分行年过务观?旁人又以儗衡山。”以“务观”和“衡山”为喻,前者指宋代文学家陆游,后者可能是指古代的名山,通过这两个典故,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自身年华逝去的感慨。

颔联“愧无文采风流似,傥及承平气象还。”诗人自谦没有像陆游那样文采飞扬,但希望自己的生活还能回到往昔太平盛世的景象,流露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颈联“庭树手栽聊可荫,门桃亲署莫嫌孱。”诗人回忆起亲手栽种的树木可以为庭院遮阴,亲自题写的门桃(可能指的是门上的装饰)虽不完美,但也足以自足,体现了对简单生活的满足和对个人努力的认可。

尾联“养生岂外庖丁理,挂壁雕弧不再弯。”引用了《庄子》中的“养生之道”,即养生并非外在的追求,而是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同时,“挂壁雕弧不再弯”可能暗含着对人生经历的总结,表示过去的种种努力和挑战都已经成为了过去,现在需要的是放下,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通过对个人生活细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时间、历史、自我价值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陈宝琛

陈宝琛
朝代:清

陈宝琛(1848—1935年),字伯潜,号弢庵、陶庵、听水老人。汉族,福建闽县(今福州市)螺洲人。刑部尚书陈若霖曾孙,晚清大臣,学者,官至正红旗汉军副都统、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为毓庆宫宣统皇帝授读。中法战争后因参与褒举唐炯、徐延投统办军务失当事,遭部议连降九级,从此投闲家居达二十五年之久。赋闲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宣统元年(1909年),复调京充礼学馆总裁,辛亥革命后仍为溥仪之师,1935年卒于京寓,得逊清“文忠”谥号及“太师”觐赠 。
猜你喜欢

照镜

忽自见憔悴,壮年人亦疑。

发缘多病落,力为不行衰。

暖手揉双目,看图引四肢。

老来真爱道,所恨觉还迟。

(0)

宫词一百首·其四十二

蜂须蝉翅薄松松,浮动搔头似有风。

一度出时抛一遍,金条零落满函中。

(0)

宫词一百首·其三十一

十三初学擘箜篌,弟子名中被点留。

昨日教坊新进入,并房宫女与梳头。

(0)

戏酬卢秘书

芸香阁里人,采摘御园春。

取此和仙药,犹治老病身。

(0)

乞竹

乞取池西三两竿,房前栽著病时看。

亦知自惜难判割,犹胜横根引出栏。

(0)

和蜀后主题剑门

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

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

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张翰 李世熊 费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