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
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
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
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矜。
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仁裕的作品,名为《和蜀后主剑门》,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人物和高尚德行的赞美与向往。
"孟阳曾有语,刊在白云棱。" 这两句开篇即展示了一种超脱凡尘、凌驾于世的意境。孟阳指的是剑门之地,"曾有语" 表示这里有着不为人知的神秘力量或历史遗迹,而"刊在白云棱"则描绘出一种飘逸高远的景象,似乎是自然界对这股力量的刻画。
"李杜常挨托,孙刘亦恃凭。" 这两句诗中提及了唐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以及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孙策和刘备,通过这些名字,诗人表达了对他们英勇气概的敬仰之情。
"庸才安可守,上德始堪矗。" 这两句则反映出诗人的自谦与对高尚德行的追求。"庸才"指的是平凡的才能,而"上德"则是指那些超乎常人、令人景仰的美德。
"暗指长天路,浓峦蔽几层。" 最后两句诗,则通过对自然山川的描写,表达了一种深远而又隐秘的意境。"暗指长天路"似乎是在说这条道路虽然不为人知,但却通向高远的天际,而"浓峦蔽几层"则是对剑门险峻山峦的形象描述,给人以深不可测之感。
整首诗通过自然与历史人物的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于英雄气概和高尚德行的无限向往,以及面对宏大自然时的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