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口敛斜晖,树中烟火微。
鸟栖游客倦,犬吠主人归。
夜饭烧山栗,荒眠藉草衣。
自知无寇盗,不拟作荆扉。
谷口敛斜晖,树中烟火微。
鸟栖游客倦,犬吠主人归。
夜饭烧山栗,荒眠藉草衣。
自知无寇盗,不拟作荆扉。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山居生活图景。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谷傍晚时分的景象,夕阳西下,余晖渐敛,山林间升起淡淡的炊烟,透露出生活的气息。鸟儿归巢,游子疲惫,犬吠声中,主人归来,一派温馨和谐的氛围。
接着,诗人进一步展现山居生活的日常细节。夜晚,山家主人以烧山栗为食,就着草衣安眠,生活虽简朴却充满自然的野趣。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山居环境安全的自信,无需担心盗贼侵扰,因此不必特意设置门户,展现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与自在心境。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细腻的情感流露,展现了山居生活的宁静美好,以及诗人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与满足。
东武厌尘土,彭门富溪山。
从兄百日留,退食同跻攀。
轻帆过百步,船底惊雷翻。
肩舆上南麓,眼界涵川原。
爱此忽忘归,愿兄且三年。
我去已匆匆,兄来亦崩奔。
永怀置酒地,绕郭多云烟。
诸妄不可赖,所赖惟一真。
内欲求性命,油然反清淳。
外将应物化,致一常日新。
商于四父老,携手初逃秦。
翻然感汉德,投足复践尘。
出处盖有道,岂为诸吕勤。
嗟我千岁后,澹然与之亲。
还将山林姿,俯首要路津。
囊中旧时物,布衣白纶巾。
功成不归去,愧此同心人。
孟子自誇心不动,未试永嘉铁轮重。
弟兄六十老病馀,万里同遭海隅送。
长披羊裘类严子,罢食猪肝同闵仲。
大男留处事田亩,幼子随行躬釜瓮。
低眉语笑接邻父,弹指吁嗟到蛮洞。
茅茨一日敢忘葺,桑柘十年须勉种。
来时邂逅得相携,归去逡巡应复从。
莫惊忧患尔来同,久知出处平生共。
虽令子孙治家学,休炫文章供世用。
颍川筑室久未成,夜来忽作西湖梦。
灯引双旌万点红,倾城车马在城东。
使君行乐人人共,倦客安眠夜夜同。
梦想笑谈倾满坐,卧闻歌筦逐春风。
三更试上南楼看,无限繁星十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