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南走北意如狂,冲暑冲寒祗自伤。
春露秋霜悲故国,炎风朔雪感天王。
胭脂坐令输胡地,翡翠何曾赚越装。
总为死生难自了,人间天上两高堂。
走南走北意如狂,冲暑冲寒祗自伤。
春露秋霜悲故国,炎风朔雪感天王。
胭脂坐令输胡地,翡翠何曾赚越装。
总为死生难自了,人间天上两高堂。
这首诗《续别台咏怀(其三)》由易顺鼎在清末近现代初创作,情感深沉,意境深远。诗人以“走南走北意如狂,冲暑冲寒祗自伤”开篇,描绘出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状态,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孤独与痛苦。接下来,“春露秋霜悲故国,炎风朔雪感天王”,诗人借自然景象抒发对故国的思念和对天子的感慨,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权力者的复杂情感。
“胭脂坐令输胡地,翡翠何曾赚越装”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历史上的民族冲突和个人遭遇融入其中,暗示了国家的衰败和个体命运的无奈。“总为死生难自了,人间天上两高堂”,最后两句深化主题,表达了对生死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父母双亲的深深怀念,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和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国家兴衰以及生命本质的深刻反思,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银河东达鹊桥西,织女牛郎会晤时。
才得欢娱又离别,相逢拟待隔年期。
二松何年植,清风未尝息。
夭矫向庭户,双龙思霹雳。
岂无桃李姿,贱彼非正色。
岂无兰菊芳,贵此有清德。
万木怨摇落,独如春山碧。
乃知天地威,亦向岁寒惜。
有声若江湖,有心若金璧。
雅为君子材,对之每前席。
或当应自然,化为补天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