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香花香合,何必有风时。
于此得兰若,相扶赖竹枝。
面山云势险,乳涧药苗奇。
不下中峰久,因君出水涯。
草香花香合,何必有风时。
于此得兰若,相扶赖竹枝。
面山云势险,乳涧药苗奇。
不下中峰久,因君出水涯。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秘而幽静的香风庵,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庵内与外界截然不同的自然景观和氛围。
首句“草香花香合,何必有风时”,诗人以“草香花香合”开篇,营造出一种浓郁的香气氛围,仿佛置身于一片花香草气交织的仙境之中。接着,“何必有风时”一句,似乎在强调这种香气的持久与自然,不需借助风力的吹拂就能弥漫四周,展现出一种内在的、不受外在条件限制的美好。
“于此得兰若,相扶赖竹枝”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庵内的环境。兰若,即佛寺或道观,此处指香风庵,暗示这是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祥和的地方。庵内依靠着竹枝支撑,既体现了建筑的巧妙设计,也寓意着庵内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面山云势险,乳涧药苗奇”则将视线转向庵外的景色。面对险峻的山峦,云雾缭绕,展现出一种壮丽而又神秘的景象。而乳涧中的药苗,则是大自然的馈赠,不仅增添了庵内的药用价值,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不下中峰久,因君出水涯”表达了诗人对庵内长久未下山的感慨,以及对来访者的欢迎之情。这句话既是对庵内生活状态的描述,也是对来访者能够打破常规、走出日常生活的肯定与赞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香风庵及其周边自然环境的独特魅力,也蕴含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繇郧入商于,驱车历木末。
蜿蜒七百里,天近海疑括。
昆崙于此终,太华势相夺。
坤厚信无疆,钟灵及辽阔。
姬历八百年,贤圣实超越。
历代饶荃宰,宇宙任旋斡。
晚近忽荡潏,絪缊气疑脱。
郁积端倪开,地维竟轩豁。
君子期法坤,厚德以载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