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贾年方妙,萧曹地已亲。
优游太平日,密勿老成人。
抗论辞多秘,赓歌迹已陈。
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庭臣。
终贾年方妙,萧曹地已亲。
优游太平日,密勿老成人。
抗论辞多秘,赓歌迹已陈。
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庭臣。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古典诗歌中的挽词体裁。挽词是一种在亡友或尊长去世后,用来寄托哀思和纪念之情的诗歌形式。这首诗中,“终贾年方妙”表达了对逝者英年早逝的感慨,"萧曹地已亲"则描绘了一种亲近自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优游太平日"和"密勿老成人"共同营造出一种安详自在、享受生活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对逝者一生所追求的太平盛世和个人德行的赞美。
"抗论辞多秘"可能是在表达逝者的高尚品格和深邃智慧,而"赓歌迹已陈"则是说逝者的功绩已经被广为传颂,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最后两句“功名千载下,不负汉庭臣”表明逝者留下的美好名声将永远流传下去,他没有辜负作为朝廷忠诚臣子的职责和使命。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充分体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高度评价。通过这首挽词,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生命、品德和历史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