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昔抚虔,且战且讲学。
中离薛先生,举家侍讲幄。
犹子方登朝,死谏节已卓。
惜哉真铁汉,一疏官复削。
青衣拜节归,京尘手亲濯。
中离溪汤汤,中离山岳岳。
夜半闻钟声,谁欤实先觉。
维时讲良知,仁夫尤卓荦。
建策平交南,持节巩边朔。
斯诚阳明徒,边材独腾踔。
竟忤仇严归,风节更雄倬。
沧海今扬尘,边警喧鼓角。
不能事兵戎,何以兴礼乐?
斯材不可得,令我思悠邈。
斯材纵可得,欲出伤谣诼。
河流自西来,颓波日以浊。
三河河上坟,丰碑半残驳。
阳明昔抚虔,且战且讲学。
中离薛先生,举家侍讲幄。
犹子方登朝,死谏节已卓。
惜哉真铁汉,一疏官复削。
青衣拜节归,京尘手亲濯。
中离溪汤汤,中离山岳岳。
夜半闻钟声,谁欤实先觉。
维时讲良知,仁夫尤卓荦。
建策平交南,持节巩边朔。
斯诚阳明徒,边材独腾踔。
竟忤仇严归,风节更雄倬。
沧海今扬尘,边警喧鼓角。
不能事兵戎,何以兴礼乐?
斯材不可得,令我思悠邈。
斯材纵可得,欲出伤谣诼。
河流自西来,颓波日以浊。
三河河上坟,丰碑半残驳。
这首诗是丘逢甲所作的《说潮五古十七首(其十四)》,以明朝阳明心学代表人物王阳明在赣南任职期间的事迹为背景,表达了对阳明及其弟子的敬仰和对时局的感慨。诗中提到薛先生全家侍奉阳明讲学,阳明弟子忠直敢言,但因直言被贬,回归时洗净尘埃。诗人赞扬了阳明倡导的良知学说,以及他在平定南方叛乱和巩固边疆方面的贡献,称他为真正的铁汉和边材之才。
然而,阳明的遭遇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诗人感叹若无阳明这样的人才,如何能实现礼乐教化。他忧虑人才被压抑,又担心言论不自由导致社会风气日益败坏。最后,诗人借河水比喻世事变迁,表达了对人才流失和时局动荡的深深忧虑。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历史人物的崇敬,又有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丘逢甲深厚的史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惊鸦翻暗叶,桐花坠露,曲房新晓。
蜡炬香笼准备,惜花起早。
翠沼凝脂冰活,呵素手、衬妆初了。香径小。
水溶溶,波暖正宜临眺。
谁信造物无私,偏付与容华,称颦宜笑。
更放花朝,日日霁多阴少。
不惜千金费尽,但惜取、数峰残照。归骑杳。
纵醉宜眠芳草。
养就婴儿,孕成姹女,一派华池清沼。
朝饮秦楼,暮游炎海,倒著雨巾风帽。
铁篴一声,瑶琴三弄,隐隐月高星小。
笑梁园、物换人非,蛱蝶又飞烟草。
想从前、广漠归来,崆峒宴罢,人世几经昏晓。
瑶草长春,玄珠不夜,前后紫鸾飞绕。
生死如休,荣枯似梦,欲了几人能了。
指白云、深处吾庐,无数野花啼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