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道旁大松人取以为明》
《道旁大松人取以为明》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

应嗟无地逃斤斧,岂愿争明爝火间。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dàopángsōngrénwèimíng
sòng / wángānshí

lóngjiǎqiúránpāntíngtíngqiānzhàngyìnnánshān

yìngjiētáojīnyuànzhēngmíngjuéhuǒjiān

翻译
龙鳞般的甲胄和虬髯般难以攀登的枝干,高耸入云遮蔽了南山。
应当感叹它无处逃避斧头的砍伐,哪里愿意在微弱的火光中争夺生存空间。
注释
龙甲:形容树木枝干如龙鳞般坚硬。
虬髯:形容枝干粗壮弯曲,像胡须一样。
亭亭:形容树木高耸的样子。
荫南山:遮蔽了南山,指树木高大茂盛。
逃斤斧:逃避斧头的砍伐,比喻遭受破坏。
争明爝火:在微弱的火光中争斗,比喻在艰难环境中求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龙甲虬髯,形容松树粗壮而不可攀登,亭亭千丈荫南山,则是描述松树高大,长久以来为南山提供浓荫。

应嗟无地逃斤斧一句,表现了诗人面对外界压力和困境时的心态,无处遁形,只能忍耐。岂愿争明爝火间,则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在光明与黑暗交织的环境中,也不愿意去争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无奈与选择。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态度。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赠别康孟担

一丘栖隐近何仙,不异庞公在汉年。

名混布衣堪傲世,斋供绣佛可逃禅。

尊前有客同浮白,身后谁人识太玄。

此别相思劳梦寐,壶山云树鲤湖烟。

(0)

题静海寺庆良上人房

入寺已高舂,禅关暮霭封。

潮喧临水梵,云引过江钟。

驯象诸天教,卢龙近郭峰。

几年湖海别,此地又相逢。

(0)

石嵩废寺

寺废久无钟,禅关掩万峰。

空廊惟卧虎,弃钵不归龙。

墙塌埋残碣,苔深翳古松。

倘非樵子引,那识往来踪。

(0)

岁尽

范叔寒如此,其如复逼年。

文章能作祟,吾道合迍邅。

吏预催官税,门多索子钱。

纵然贫到骨,不敢怨皇天。

(0)

黄节妇复明歌

黄氏母,夫亡守志多辛楚。

血泪洒黄泉,泪枯双目瞽。

母目瞽,儿心苦,朝夕吮眸眸未愈。

母子精诚良可哀,一朝忽尔双眸开。

母目开,父目瞑,老泪依然滴孤枕。

(0)

题春山积雨图

元章不作房山死,谁写云山缣素里。

耳畔如闻滴沥声,眼中似见岚烟起。

浓云朦?树无根,涧水奔流野色昏。

竟日风霾浑失昼,行人何处辨孤村。

画图如此虽堪惜,莫贮囊中珍十袭。

只恐时时风雨来,生绡一幅淋漓湿。

(0)
诗词分类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诗人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汪之珩 李好古 子兰 蒲松龄 林古度 颜之推 张溥 方维仪 洪遵 纪映淮 刘珏 章有湘 嵇曾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