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
应嗟无地逃斤斧,岂愿争明爝火间。
龙甲虬髯不可攀,亭亭千丈荫南山。
应嗟无地逃斤斧,岂愿争明爝火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景象,同时也蕴含了深刻的哲理。龙甲虬髯,形容松树粗壮而不可攀登,亭亭千丈荫南山,则是描述松树高大,长久以来为南山提供浓荫。
应嗟无地逃斤斧一句,表现了诗人面对外界压力和困境时的心态,无处遁形,只能忍耐。岂愿争明爝火间,则是说在这个世界上,即使是在光明与黑暗交织的环境中,也不愿意去争斗。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淡定,以及面对生活挑战时的无奈与选择。王安石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个人情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态度。
元章不作房山死,谁写云山缣素里。
耳畔如闻滴沥声,眼中似见岚烟起。
浓云朦?树无根,涧水奔流野色昏。
竟日风霾浑失昼,行人何处辨孤村。
画图如此虽堪惜,莫贮囊中珍十袭。
只恐时时风雨来,生绡一幅淋漓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