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一》
《送张宣义之官越幕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安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会稽游宦乡,海物错句章。

土润箭萌美,水甘茶串香。

今君诚暂屈,他日恐难忘。

唯有西兴渡,灵胥或怒张。

(0)
翻译
我曾在会稽做官,此地海产丰富,食物如诗如画。
土壤滋润,箭竹生机勃勃,水质甘甜,泡出的茶香四溢。
如今请您暂时屈尊,将来恐怕难以忘怀这次相聚。
只有西兴渡口,或许能唤起对灵胥神的敬畏之情。
注释
会稽:古代地名,今浙江绍兴一带。
宦乡:做官的地方。
海物:海边的特产。
错句章:形容食物丰富多样,如诗如画。
土润:湿润的土壤。
箭萌:箭竹发芽。
水甘:水质甘甜。
茶串香:茶叶香气浓郁。
诚:确实,实在。
暂屈:暂时委屈一下。
恐:恐怕。
西兴渡:地名,在浙江杭州附近。
灵胥:传说中的水神。
怒张:形容情绪强烈或波涛汹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的作品,属于送别诗。全诗语言简洁,意境淡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张宣义离去后的不舍和美好祝愿。

“会稽游宦乡,海物错句章。”开篇即以广阔的视角,将送别之情投射到辽阔的大自然中。这里的“会稽”指的是古代的一种测量土地的方法,此处用来形容官员巡行各地;“游宦乡”则是对远方宦游之人的称呼。海洋中的物产丰富多样,与诗句错落有致,既映衬了大自然的美丽,也暗示了人事的变迁。

“土润箭萌美,水甘茶串香。”这两句通过对土地肥沃、植物生长迅速,以及河水甘美、茶叶清香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张宣义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这里的“箭萌”指的是一种生长速度极快的植物,用以比喻官员事业的快速发展。

“今君诚暂屈,他日恐难忘。”这两句转折,表达了诗人对张宣义此次离别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机会渺茫的担忧。这里的“暂屈”指的是暂时的分别,“他日”则是未来的某一天。

“唯有西兴渡,灵胥或怒张。”结尾两句通过对特定地理地点和古代神话故事的引用,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想象空间。这里的“西兴渡”可能指的是一个具体的地名,而“灵胥或怒张”则是取自《山海经》中的神话故事,用以比喻人与自然、命运的关系。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表达了送别之情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王安石在这里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王安石

王安石
朝代:宋   字:介甫   号:半山   生辰: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
猜你喜欢

瑞州公馆月夜有怀

柳梢新月照孤城,花气薰人入夜清。

遥想闺中春寂寞,有人对月漫含情。

(0)

贺新郎.寒食写怨

绵上飞乌恨。更龙蛇、追随四海,一时惊散。

回首五云金粟地,不见玉骢珠汗。

但扑地、苍烟撩乱。

酒冷饧香休道也,梦石泉、槐火成虚幻。

棠杜雨,离肠断。岳云回望莲花巘。

尽凄凉、延陵十字,难酬幽愿。

昨岁杯浆浇泪后,拚付寒螀莎馆。

正夜雨、松杉绿满。

一径苍苔行迹杳,想鸺鹠、夜哭鼯鼪窜。

寸草尽,春晖短。

(0)

摸鱼儿.辛幼安伤春词悲凉动今古惜其蛾眉买赋之句未忘身世为次其韵以广之

总繇他、閒愁不管,才来又还催去。

悠悠一派东流水,载得落花无数。人长住。

却笑伊、来回奔走天涯路。凭阑无语。

终不似黄莺,苦爱东风,百啭迎人絮。

今古事,莫待怨谁相误。可但月来云妒。

伤春未已伤秋赋,重倩吟螀寒诉。琼花舞。

又早见、玉山瑶井填黄土。无为自苦。

待人散月斜,日长山静,侬自有归处。

(0)

摊破浣溪沙.病中与刘李二生夜话

曾把榆钱买少年,少年已是柰何天。

为忆杨花未落,已啼鹃。

阅尽閒愁都是梦,不知残梦在谁边。

赢得如今蚕老,已三眠。

(0)

长相思.落日

海天宽。暮烟残。才得团栾对面看。还沈山外山。

人倚阑。鸟飞还。回首东风一碧寒。婵娟欲上难。

(0)

西江月.本意二首·其二

曾忆龙沙孤泊,将军祠下霜寒。凉辉浅浅挂西山。

半破金枢拂岸。羌管声中鸟梦,藤花影里渔湾。

婵娟不管泪阑珊。还送数行归雁。

(0)
诗词分类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诗人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