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中山最高处,千峰万岭莫与齐。
金山黑山山城外,虽高于此望觉低。
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
乘閒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
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
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
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
吾知之矣起予思,便与作歌亭柱题。
山庄中山最高处,千峰万岭莫与齐。
金山黑山山城外,虽高于此望觉低。
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
乘閒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
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
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
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
吾知之矣起予思,便与作歌亭柱题。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四面云山亭子上的登高体验,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景色的壮丽与变幻。诗人以“山庄中山最高处”开篇,强调了所处位置的优越,接着以“千峰万岭莫与齐”、“虽高于此望觉低”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四周群山环绕、高耸入云的景象。
“避暑本自无暑到,夏不厌凉语可稽”,表达了诗人对清凉环境的喜爱和对夏日避暑的满足感。接下来,“乘閒策马试登陟,浓青深翠盘云蹊”,描述了诗人骑马登山的过程,以及沿途浓密的绿色植被与蜿蜒曲折的小径,营造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氛围。
“每值嘉荫辄止憩,为恐仆从劳攀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随行人员的关怀,展现了其谦逊与体贴的一面。最后,“到来一笠冠绝顶,天风拂拂吹天䨑”,描绘了诗人到达山顶时的场景,以及山顶上迎面而来的清爽山风,给人以心灵的洗涤与释放。
“有时晴光摇草树,有时晦影沈岩溪”,则进一步展示了山中天气变化的多姿多彩,晴日阳光照耀下的生机勃勃与阴雨天云雾缭绕的神秘宁静,形成鲜明对比。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神奇,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以及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