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其二》
《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景云持律冠当年,遗迹虽沈古寺存。

释子若能精进去,便应题作景云轩。

(0)
翻译
景云法师的戒律在当时最为出色
尽管他的遗迹沉寂,古寺依然留存
注释
景云:指景云法师,可能是一位著名的僧侣。
持律:遵守戒律。
冠当年:在那个时代最为杰出。
遗迹:遗留的痕迹或建筑物。
沈:沉寂,不再显眼。
古寺:古老的寺庙。
存:保存完好。
释子:出家的佛教徒,这里指僧人。
若能:如果能够。
精进:专心致志,努力修行。
题作:题名,命名。
景云轩:以景云命名的建筑或纪念物。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北宋文学家李觏的《僧志月碧云轩改为景云轩因书二首(其二)》。诗中通过对比当年与现在的情境,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变迁和人事沧桑的感慨,同时也寄寓了对佛法修持之人的期许。

“景云持律冠当年”,这句以“景云”作为代指,将其人品德行比作当年的风范,通过“持律”二字强调了其严于律己、恪守教义的高尚品格。"冠当年"则是对过去时代的一种肯定和怀念。

“遗迹虽沈古寺存”,这句诗转折处在“虽”,表明虽然景云已逝,但其遗留下来的精神印记仍然保留在古老的寺庙之中。这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沉淀。

“释子若能精进去,便应题作景云轩”,这里的“释子”特指佛教僧侣,而“精进”则是要求他们要有坚定的信仰和不懈怠地修行。"便应题作景云轩"表达了如果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就应该将其赞颂为“景云轩”,以彰显其崇高的地位。

总体来说,这两句诗既展现了李觏对佛法的尊敬,也映射出他对于历史人物品德的怀念和对后来者修持之人提出的期望。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辛未八月初四日奉天门朝见口号

端笏晨趋玉陛间,御炉香细绕龙颜。

嵩呼拜舞朝天罢,宝殿东头缀旧班。

(0)

题风烟雪月四梅·其三

东君私许冠群芳,万斛明珠夜有光。

朔雪纷纷莫相妒,六花争似五花香。

(0)

题画

移家白云深,静枕清溪曲。

日暮门不开,茶烟飏萝屋。

(0)

扈从谒陵十咏·其四寝园祗谒

翠树重重宝殿开,五云常日绕蓬莱。

才趋玉座函香进,忽报黄麾导驾来。

下辇还须中使引,合班不待礼官催。

鼎湖怅望飞龙远,空抱遗弓泪满腮。

(0)

送古廉李祭酒南归

立朝四十有五载,名节赫然闻九州。

请老许从今日去,效官真与古人侔。

喜看群弟上封疏,即诏有司供驿舟。

圣主虚心思旧德,乞言还见起林丘。

(0)

和王廷器检讨夕宴李挥使东轩诗三十首·其二十八

良宵踏月远相寻,翠壁疏篁助细吟。

度曲不须敲象板,赏音惟许操瑶琴。

佳人惯索缠头锦,公子閒抛买笑金。

宋玉高堂曾有赋,丽辞传诵到如今。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王庭珪 刘子翬 熊禾 麹信陵 常楚老 李澣 窦弘余 道潜 黄炎培 丰子恺 朱光潜 唐弢 陆轸 宋光宗 赵必象 顾德辉 袁袠 夏明翰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