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无尘涴。人境成清可。何必閒云来伴我。
早是天空云过。君家嗜睡图南。一般道味醰醰。
斯旨也通禅定,便如弥勒同龛。
断无尘涴。人境成清可。何必閒云来伴我。
早是天空云过。君家嗜睡图南。一般道味醰醰。
斯旨也通禅定,便如弥勒同龛。
这首《清平乐》以“为陈质庵题閒轩深坐图”为题,由清代词人况周颐所作。全词以“断无尘涴”开篇,点明环境之清静,不染尘埃,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接着,“人境成清可”,进一步强调了身处人世而心境清净的美好感受。
“何必閒云来伴我。早是天空云过。”这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比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需外物陪伴的心境。天空中的云来去自如,象征着内心的自由与洒脱,无需外界的任何事物来增添或改变这种状态。
“君家嗜睡图南。一般道味醰醰。”这里将陈质庵比作嗜睡的图南,暗示其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同时,“道味醰醰”则表达了对这种生活哲学的认同和赞赏,认为其中蕴含了深厚的道家智慧。
最后,“斯旨也通禅定,便如弥勒同龛。”这句话将陈质庵的生活态度与禅定、佛教中的弥勒菩萨相联系,强调其生活方式与精神追求与佛教的智慧相通,如同与弥勒菩萨共处一室,充满了和谐与智慧的共鸣。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闲居生活的描绘和对陈质庵个人品质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和推崇,同时也体现了对道家和佛教智慧的深刻理解与欣赏。
客行万馀里,眇然沧海上。
五岭常炎郁,百越多山瘴。
兼以劳形神,遂此婴疲恙。
桐雷邈已远,砭石良难访。
抱影私自怜,沾襟独惆怅。
毗城有长者,生平夙所尚。
复藉大因缘,勉以深回向。
心路资调伏,于焉念实相。
水沫本难摩,乾城空有庆。
是生非至理,是我皆虚妄。
求之不可得,谁其受业障。
信矣大医王,兹力诚难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