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月夜游太平山》
《月夜游太平山》全文
清 / 康有为   形式: 古风

白沙驰道绝山腰,山断红阑接石桥。

最是万松灯下过,月明山海望深宵。

沿山辟路夹青松,廔阁溪桥曲曲逢。

夜夜月明桥上立,飞泉浩浩劈中峰。

月明山路冷生冰,驰道孤游记得曾。

碧水碧山烟雾里,玲珑楼阁万枝镫。

灵雾神风跨鹤游,苍茫海峤认蓬洲。

欲挟飞仙过东海,瑶台难好不淹留。

(0)
鉴赏

这两首诗描绘了月夜游历山景的景象,充满了诗意和神秘感。第一首"白沙驰道绝山腰,山断红阑接石桥",写的是月光下的山路蜿蜒曲折,白色的沙道穿过山腰,红阑与石桥相接,景色优美。"万松灯下过,月明山海望深宵"则描绘了在松林中穿行,月光如灯,深夜里遥望山海的深远。

第二首"沿山辟路夹青松,廔阁溪桥曲曲逢",继续展现山路的曲折,沿途有青松相伴,廔阁溪桥构成了一幅宁静的画面。"夜夜月明桥上立,飞泉浩浩劈中峰",夜晚的月光下,桥上独立,飞瀑从中峰奔流而下,增添了动态美。

"月明山路冷生冰,驰道孤游记得曾",诗人感受到山路上的寒意,回忆起曾经的独自游历。"碧水碧山烟雾里,玲珑楼阁万枝镫",描绘了山水间的朦胧美,楼阁在月光下犹如万盏灯火,璀璨夺目。

最后一首"灵雾神风跨鹤游,苍茫海峤认蓬洲",诗人想象着乘风跨鹤,穿越云雾,寻找传说中的仙境蓬莱。"欲挟飞仙过东海,瑶台难好不淹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飞翔、探索未知的向往,以及对美景的留恋。

总体来说,康有为的这两首诗以月夜游山为线索,展现了自然景色的壮丽与神秘,同时也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理想,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介绍
康有为

康有为
朝代:清

康有为(1858年—1927年),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康有为出生于封建官僚家庭,光绪五年(1879年)开始接触西方文化。光绪十四年(1888年),康有为再一次到北京参加顺天乡试,借机第一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受阻未上达。
猜你喜欢

百字令.次花海叔韵

清明近也,听饧箫隔巷,吹来庭户。

初试罗衣风尚峭,小立曲阑凝伫。

柳学颦眉,花含笑魇,又见春如许。

昼长人静,画梁新燕双语。

正值轻暖轻寒,酿花天气,一霎晴兼雨。

对此韶光须痛饮,莫说闲愁闲绪。

三竺云峰,六桥烟水,结伴嬉游去。

藏鸦门外,一枝摇漾柔橹。

(0)

采桑子

朦胧帘影梨云薄,竹度风斜。月漾寒纱。

冷逼雕梁燕子家。夜深窗外闻辘轳,露井啼鸦。

残梦天涯。背壁秋灯坠碎花。

(0)

南乡子.题梁溪诗冢图

遥望九龙岑。断碣残碑秋草深。

飘渺诗魂招不得,黄昏。冷月苍凉山鬼吟。

好句怕飘零。肯付秦灰荡夕曛。

卜得埋愁三尺地,孤坟。十丈灵光透碧云。

(0)

愁春未醒.题美人枕书图

春魂愁锁,不许游丝牵引。

只无奈深丛蝴蝶,约住芳魂。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

东君知否,生来识字,既是愁根。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

那得、游仙容易,一霎瞢腾。

眼尾低垂,朦胧合了又还醒。

卷中红泪,相思粒粒,好认啼痕。

(0)

风入松.蕉叶整琴图

红蕉泻露湿兰襟。晓起理幽琴。

潇湘一曲翻新谱,满园亭、都是秋心。

弹泪冰丝香凝,缄愁绿玉痕深。几番疏雨翠烟沉。

爽籁散云林。萧萧络纬添凉韵,吊秋魂、悄步花阴。

次第转将瑶轸,和他碧树青禽。

(0)

菩萨蛮.送春

落花片片红难定。东君偏做消魂景。燕子不知愁。

偎人语不休。春光留不住。毕竟归何处。

庭院李花香。风吹帘影凉。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宋荦 苏曼殊 唐彦谦 刘墉 毕自严 刘筠 胡铨 萧衍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