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魂愁锁,不许游丝牵引。
只无奈深丛蝴蝶,约住芳魂。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
东君知否,生来识字,既是愁根。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
那得、游仙容易,一霎瞢腾。
眼尾低垂,朦胧合了又还醒。
卷中红泪,相思粒粒,好认啼痕。
春魂愁锁,不许游丝牵引。
只无奈深丛蝴蝶,约住芳魂。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
东君知否,生来识字,既是愁根。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
那得、游仙容易,一霎瞢腾。
眼尾低垂,朦胧合了又还醒。
卷中红泪,相思粒粒,好认啼痕。
这首清代李佩金的《愁春未醒·题美人枕书图》是一首闺怨词,通过对春日景色和人物心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女子的幽怨与思念之情。开篇“春魂愁锁”四字,便奠定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将春天的生机与主人公的内心愁绪形成鲜明对比。
“不许游丝牵引”一句,以游丝象征女子无法摆脱的愁绪,暗示她被春情所困,无法自由自在。接下来,“深丛蝴蝶”与“芳魂”相映成趣,蝴蝶虽美,却只能暂时留住女子的思绪,而她的真正困扰在于书中的“道书”,那是她逃避现实的寄托,也是她愁苦的根源。
“香雾模黏,扑帘花气作黄昏”描绘出室内情景,花香弥漫,黄昏降临,更添凄凉。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女子在黄昏时分对东君(春神)的疑问:为何她自幼识字,却仍陷入无尽的愁苦之中?
“倦掩道书,除非梦里,觅个分明”进一步揭示了女子的困境,她试图通过阅读来寻求解脱,但现实中无法得到答案,只能在梦中寻找一丝清明。
最后,“游仙”象征超脱尘世的幻想,然而“一霎瞢腾”说明这样的逃离是短暂且迷茫的。女子的眼眸低垂,梦境与现实交替,红泪滴落在书中,每一颗都清晰可见,仿佛是她相思的印记。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深陷春愁的女子形象,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清代闺秀的内心世界。
弃家锦宫城,结屋庐山前。
退鹢空悠悠,冥鸿自翩翩。
吟章一倾盖,见赏朱丝弦。
及此再承晤,交情重缠绵。
冥赏富云壑,清听穷风泉。
携壶流雪台,吹笙落星船。
重阴閟华景,平陆成修川。
君应有先识,化鹤不待年。
重来访旧隐,满目空悽然。
琴书竟奚属,诗画知谁传。
拊怀重感叹,回首还延缘。
摇摇松梢云,疑是巢中仙。
寻友逢三益,追欢且一时。
买鱼呼野艇,沽酒认村旗。
暂觉行歌乐,何妨醉舞僛。
牧儿休骇愕,横笛且须吹。
绕栏忽见思傍徨,造化功深莫可量。
稼艳算无三月盛,残红更向九秋芳。
万家珠翠还争赏,一郡笙歌又是狂。
惆怅东篱下黄菊,有谁来折泛瑶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