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忆东篱兴颇阑,霏霏密雨逼人寒。
梅边香放移家去,客里黄花那罄欢。
频忆东篱兴颇阑,霏霏密雨逼人寒。
梅边香放移家去,客里黄花那罄欢。
这首诗《九日》由清代诗人陈式金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重阳节时的思乡之情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首句“频忆东篱兴颇阑”,诗人频繁地回忆起东篱下的情景,那里的兴致已经渐渐消散。这里的“东篱”常用来象征隐逸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对过去宁静生活的怀念。
次句“霏霏密雨逼人寒”,描述了当下环境的阴冷与湿重,霏霏细雨紧逼着人感到寒冷。这不仅描绘了天气的寒冷,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第三句“梅边香放移家去”,转而描绘了一幅梅花开放、香气四溢的画面,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然而,“移家去”暗示了这种美好只是短暂的,难以长久拥有。
最后一句“客里黄花那罄欢”,在重阳佳节这个本应团聚欢庆的日子里,诗人却只能在异乡看到黄花(菊花),无法真正感受到节日的喜悦。这里的“黄花”既指菊花,也象征着诗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表达了诗人身处他乡、难以与亲人共享节日欢乐的无奈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对当前孤独处境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希望的寄托,情感深沉而富有层次。
书意诗情不偶然,苦云梦想在林泉。
愿为愚谷烟霞侣,思结空门香火缘。
每愧尚书情眷眷,自怜居士病绵绵。
不知待得心期否,老挍于君六七年。
金曹初受拜,玉地始含香。
翻同五日尹,遽见一星亡。
贺客犹扶路,哀人遂上堂。
歌筵长寂寂,哭位自苍苍。
岁时宾径断,朝暮雀罗张。
书留魏主阙,魂掩汉家床。
徒令永平帝,千载罢撞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