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月依依上远峰,平湖万顷练光封。
渔歌惊起沙洲鹭,飞入芦花不见踪。
寒月依依上远峰,平湖万顷练光封。
渔歌惊起沙洲鹭,飞入芦花不见踪。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机的秋夜画面。"寒月依依上远峰",月色朦胧,映照在远处的山峰上,营造出一种冷寂而深远的意境。"平湖万顷练光封",湖面广阔如镜,月光洒落,如同白练覆盖,宁静而明亮。"渔歌惊起沙洲鹭",渔夫的歌声打破了湖面的寂静,惊动了栖息在沙洲上的白鹭,它们翩然起飞,"飞入芦花不见踪",融入芦苇丛中,消失在视线之外,增添了动态和神秘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通过描绘月夜湖景和渔歌鹭飞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和对生活节奏的微妙感受,同时也寓含着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试问修行,才登户牖,应是下手何如。
便先令欢乐,于已开舒。
待款款寻来,的当端正,意灭情祛。
做嬉嬉坦荡,更认闲闲,闲里安居。
从前一一细想,好搜玄揣妙,时复亲书。
顿省悟,怡然超出,苦海迷衢。
这番见真真那个,唯分明本有元初。
却还旧处,返光回照,独证无馀。
渺平芜千里,烟树远、淡斜晖。
正秋色横空,西风浩荡,一雁南飞。
长安两年行客,更登山临水送将归。
可奈离怀惨惨,还令远思依依。当年寥廓与君期。
尘满芰荷衣。把千古高情,传将瑶瑟,付与湘妃。
栽培海隅桃李,洗蛮烟瘴雨布春辉。
鹦鹉洲前夜月,醉来倾写珠玑。
真宗顿悟,理幽微、了了无言可说。
旷劫至今全体具,湛寂元无生灭。
拂尘拈花,穿衣吃饭,觌面分明泄。
头头皆是,何须特地差别。
为言向上家风,纤锋快利,透石刚如铁。
三界圆通无所住,随处应机明彻。
芥纳须弥,珠含罔象,朗耀悬秋月。
寸丝不挂,即同诸佛齐列。